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各地频现药品供应短缺 违规控销企业遭约谈

各地频现药品供应短缺 违规控销企业遭约谈

  医药网10月27日讯 近来,各地频频传出药企不能供货的消息,当地卫计委对此的处罚很醒目:约谈、警告、踢出市场等等。与此同时,具体药企断供的原因是什么?药去哪了?这些疑问也盘旋在业内久久不散。不过,10月26日,辽宁卫计委的一则通知,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这个问题。

  药企不能正常供货,成本上涨是主因

  10月26日,辽宁卫计委经过对部分药品生产、配送企业进行生产和储备情况的调查、梳理和甄别,发布了《2016年第2号药品短缺预警预报的通知》。

  《通知》显示,这份药品短缺的预警预报,是基于辽宁全省15个医疗机构短缺药品监测点、20个药品经营企业短缺药品监测哨点及部分药品生产企业报告的数据,和6~9月份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配送)企业共上报的256条药品短缺信息。

  在预警通知里公布的短缺药品中发现,有29种药品现已停止生产、7种药品产能不足、18种药品企业不能正常供应。从辽宁卫计委梳理的原因来看,这些药企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停产;有的是产能不足;有的是原料短缺、价格上涨;也有药企干脆表示不能按中标价供应。在各式各样的原因里,价格因素占很大比例,都和生产成本上涨有着莫大的关系。

  辽宁卫计委约谈11药企,警告5药企

  在这份通知中得知,从10月9日起,辽宁省卫生计生委按照程序对核查过程中确认为供应不足、不及时的36个中标药品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在对相关21家生产企业书面说明情况的基础上,对涉嫌通过控销违规涨价的11家生产企业进行了约谈。通过约谈和沟通,大多数企业均表示尽快纠正未能及时、足额供货的行为,保证按中标价及时供货;仍有部分企业坚持不能按中标价供货。

  经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对于已承诺按照中标价及时、足额供货的生产企业,不予处罚;对于不能按中标价及时、足额供货的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生产企业给予警告。

  同时辽宁卫计委表示,如果再次发生违规擅自涨价或通过控销手段不及时、足额供货的行为,经查实后将纳入辽宁省医药购销诚信不良记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