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药圈内互传警示短信

医药圈内互传警示短信

  浙江省卫生厅党组成员、驻厅纪律检查组组长蔡新光表示,近期对于医药商业贿赂的查处力度肯定会加大。除了接受举报之外,将采取多种查处途径并用的方式。

 

  最近“圈内”广泛流传的一条“警示”短信,称此次彻查有“医药行业资深人员的指导”,包括“医院暗访、监视”等方法,并提醒大家“随身不要携带敏感的资料”。“反商业贿赂在全国悄然推进……”这条100多字的“警示”短信出现在不少医药行业业内人士的手机里,有人甚至多次重复收到这一来自圈内人士的“好心”提醒。

 

  在此起彼伏的“天价药”和“回扣门”事件后,据了解,近期各地都在严查医药商业贿赂案件,不过专家认为,“严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另外,按照卫生部规定,本应在网上公示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普通人”却难以看到。

 

  圈内互传警示短信

 

  5月28日卫生部公开强调,要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对查处的行贿企业按规定予以公布,并在两年内取消其参加集中采购的资格。

 

  一位资深业内专家透露,早在2005年国内曾掀起一阵医药商业贿赂“严打风潮”,但近几年多以主管部门接到举报后的跟进调查为主。而近期,“天价药”和“回扣门”的报道多次引起热议并惊动各级政府,新一轮“严打”可能已经在酝酿或实施中。

 

  据悉,各地都在加紧执法。5月17日,由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原院长富景春受贿案牵出一串行贿案,5人获罪;紧接着,广西省南宁市检察院于5月底表示,一年来查办该市医疗卫生系统受贿案58件60人;6月3日,原江苏常州第七人民医院院长因受贿62万领刑7年。

 

  上述业内人士转发了最近“圈内”广泛流传的一条“警示”短信,称此次彻查有“医药行业资深人员的指导”,包括“医院暗访、监视”等方法,并提醒大家“随身不要携带敏感的资料”。

 

  在接受采访时,浙江省卫生厅党组成员、驻厅纪律检查组组长蔡新光表示,近期对于医药商业贿赂的查处力度肯定会加大。除了接受举报之外,将采取多种查处途径并用的方式。

 

  不过,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医改专家朱恒鹏认为,一味严打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医药商业贿赂的“主谋”是现行的医药体制,培养一个医生的高投入和医生较低的合法收入是产生医生“吃回扣”现象的主要原因。“倘若政府动真格严查,可能将涉及中国60%以上的医生。”朱恒鹏指出,当大部分医生都在“违规”时,那就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了。

 

  各地“黑名单”大多“隐身”

 

  卫生部此前所提到的《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早在2007年就已经下发。

 

  按规定,“不良记录”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网站上公布,“黑名单”内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据悉,我国医药商业贿赂一年近8亿元。

 

  “市卫生局并没有进行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建立,因为药品集中招标是以省为单位的,所以该项工作应该由省级卫生部门进行。”昨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局纪委、监察室李先生透露,所处部门的工作“主要还是以抓事前预防为主”。

 

  之后随机抽查了多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网站后发现,均无法查询该省的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以江苏和浙江省卫生厅网站为例,虽然网站首页设有“不良记录”的查询入口,但点击进入后,均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才可以登录。

 

  此外,河北省卫生厅网站的“不良记录”入口点击后无新内容显示,而在湖北省卫生厅网站上,没有找到相关查询系统。对此,蔡新光解释道,这属于卫生系统内部管理的资料,只有指定人员可以查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