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药品价格监管风暴可能治标不治本

药品价格监管风暴可能治标不治本

  7月7日,九州通副总经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说,“高价‘芦笋片’事件曝光后,我们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便做出猜想,有3件事可能会陆续发生:出台药价管理办法、严查商业贿赂和查税。”

 

     如今,这三个预测一一应验,卫生部已公布严查商业贿赂的通知,《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正在征询各方意见,而税务稽查则正在河北省展开试点。

 

     高价芦笋片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药品流通环节,倒票和洗钱,一部分商业企业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国内某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一位负责人详解了“底价招商挂靠代理模式”中代理公司和倒票公司的“操作手法”。一盒药工业企业以出厂价10元卖给过票商业公司(代理公司或倒票公司),过票商业公司再以90元出售给正规的商业企业,然后,商业企业以100元的价格出售给医疗机构。

 

     药品回款后,其中的正规商业公司拿到10元利润,过票商业企业拿到80元利润,这80元将以洗钱的方式进入个人或者企业的口袋中,包括过票商业公司、代理商、医院院长、药剂科、医生等相关利益人,其中,也包括偷逃税的工业企业。

 

     河北一家医药商业企业的负责人透露,“90%的商业公司存在倒卖税票,如果不倒买税票的话,这些企业问题就大了。”“中国1.3万家药品批发公司,80%集中在31个省会城市,至少有一半不做正当生意。”

 

     但国税总局的税务稽查,正在严重冲击这种模式。其中,医药流通环节的利益链条将被斩断。今年2月份,国税总局明确表示,2010年要完成三项目标任务。其中两大工作重点是,对药品经销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指令型检查项目,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而这两项,都与药品价格息息相关。

 

     上述河北医药商业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国家加大整治力度,之前药厂可以20%的折扣价出货,以后也就只能75%的折扣价出货了,倒票的公司和代理商将会被排挤出去,这对于正规的商业企业有利。”

 

     目前,针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展开,而且倒卖税票、洗票的重灾区河北,则被选作试点地区。

 

     上述河北医药商业企业负责人说,“税务稽查前段时间已经听说了,目前还没听说有企业受到查处。未来,关键还是要看国家的执行力度,如果是严查,肯定好多企业难过关。”

 

     该负责人说,“我感觉,在河北做试点的税务稽查,最终一定会变成全国范围的。”上述中国医药协会负责人表示,“一旦政府做整顿,包括做税务稽查,很多企业是经不住查的。我觉得,此次整顿对商业企业的冲击,可能比对工业企业的冲击更大。”

 

     多位药企人士表示,如果多部委出手联合整治“底价代理、倒票、洗票”等乱象,客观上将有利于降低药价。

 

     然而,这些人士亦认为,此次税务稽查虽对药品降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相关部门将板子打错了对象,“助推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还是医疗机构,这次药品价格监管风暴,可能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