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某药品中标企业向招标办交700万元服务费

某药品中标企业向招标办交700万元服务费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配送商拿着某市的基本药物省级药品招标采购目录,他表示,上述省份的省级招标此次竟然有将近18000个品规的药品中标,对于这一结果他们表示十分不解。后来一打听才终于明白了--原来每个中标品种要交400元的服务费。

 

     这样计算下来,仅中标服务费一项,招标办就收取了大约700万元。“招标办工作人员虽然不多,但是创造的产值却是相当可观啊。”上述配送商如此调侃。

 

     为药品多规格敞开大门

 

     某企业的招标经理表示,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向招标办缴纳如下费用:一是为了招标必须要购买标书;二是投标的时候要缴纳投标保证金,如果不中标的话,这个费用后期会返还;三是药企的药品中标后还需给招标办缴纳中标服务费用。

 

     “不明白为什么中标以后还要缴纳服务费。”上述招标经理对此项收费十分不解,“招标书还算是有一些印刷等成本,而药品中标后也没有提供什么服务啊。”

 

     据媒体报道称,在2004~2005年间的一年时间里,杭州民生药业在全国各地招标费用的支出已超过1亿元,而华北制药[9.361.41%]平均每年花在招标上的费用约为2000万元,东盛集团每年用于招标的费用也有几千万元,山东新华制药[6.571.70%]光是市场部一个部门,仅标书费(15万元)、特快专递(9万元)、差旅费(25万元)3项,每个月就要花销近50万元。

 

     对此,行业专家称,招标成本应当都被计入药品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一位业内人士调侃说如果不招标,药企便会失去医院这个份额占到70%~80%的药品消费市场,几乎相当于被拒绝在市场之外,企业肯定会生存艰难;而参与招标,各种费用又会导致企业成本大增。

 

     药品招标费用带来的副作用恐怕还不只成本上升这一条。由于中标之后招标办可以向企业收取费用,招标办往往会因此对药品多规格敞开大门。以克林霉素为例,在河南省的中标结果中,单是其粉针剂就有从0.15克至0.9克多达7种规格。规格不同,药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一些高价药的产生往往与此有关。

 

     业内人士解释说,对于常用药,每年各地的招标办都会规定一定的降价幅度来打击药价,因此,许多企业为了让药品以一个较为理想的价格中标,一般都采用“改头换面”的手法,换个包装,换个剂型,申请成为新药,获得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这也是每年招标价格下降,但是看病贵却屡次难以解决的原因,因为一个药品改型了,价格上去后,医院用的肯定是高价药。

 

     人为保护高价药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药品招标办在整个高价药的环节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大头的费用还是在医院。然而,作为高药价的一环,招标办却给高价药提供了空间。

 

     “药品经过省级招标之后,进入下面的市还有经过一道门槛,进入医院还有二次议价,政府招标的权威何在?”另一位医药企业的营销经理抱怨道。

 

     上述药企的营销经理表示,虽然现在称为药品集中采购,名称不是招标,但是实际和招标无异。而一般招标都要明确标的的数量,采购的金额,回款的期限,但是在药品省级招标中,这些统统没有。由于上面这些因素的缺失,政府招标目前只是一张入场券。

 

  该经理指出,药企在经过招标后,并不能直接签订购销合同,往往还需要经历很多门槛,每过一个门槛都需要药企进行进一步的公关。如果公关不到位,最终的销售额都可能为零。

 

     由于采购额和采购合同不确定,这给医院进行二次议价提供了空间。所谓“二次议价”,就是医院在实际采购时并不执行中标价格,而是与批发商重新谈判,要求另外的返点或提成。医院还按照中标价格收取15%的药品加成,增加收入。

 

     业内专家表示,药品招标过程中的质量分层的做法客观上保护了高药价,因为高价药往往是和所谓的高质量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2000年的时候,在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之初,为了提高药品质量,鼓励研发,提出质量分层的观点,但是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药品质量划分的规范,各省做法不同,人为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药品种类繁多,而药品招标往往是由招标办组织专家在几天中审定完成,药品质量根本没法检验,公关能力成了高价药中标的主要原因。

 

     社科院研究员朱恒鹏表示,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之所以执行是为了杜绝药企向医院行贿,但是权利集中到招标办少数几个人的手里,行贿就能杜绝吗?

 

  他还指出,目前来看,医院行贿非但无法阻止,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推高了药品价格。“应该废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朱恒鹏直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