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郭凡礼:二次议价值得肯定,药物招标无意义

郭凡礼:二次议价值得肯定,药物招标无意义

  最近,在甘肃、河南等地,由于基本药物省级招标价格过高,各市卫生局纷纷对省级统一招标的基本药物实行“二次议价”,以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对于部分省市实行的基本药物“二次议价”是积极可行的。实行“二次议价”可以有效地降低药品价格,这与新医改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值得肯定。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之所以说基本药物“二次议价”的做法值得肯定是因为这种做法确确实实有效的降低了药价。以之前利润1300%的天价芦笋片为例,其出厂价为15元,中标价为185元,零售价为213元。可见,药品最大的中间利润存在于药品的招投标环节,而从甘肃、河南等地实施“二次议价”的结果来看,“二次议价”后药品的价格普遍能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郭凡礼指出,如此一来,似乎基本药物省级招标已完全没有意义,相反的,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招投标制度,药价虚高才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样听起来似乎是个讽刺,为了缓解药价虚高的招投标制度成了导致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以药养医”体制的直接表现。在目前的制度下,药品在招标过程中已经预留了很大的利润空间,这不仅是药品招标带来的直接结果,也是“以药养医”体制下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如今药品的省级招标已经是众所周知药品提升价格的“潜规则”,因此想要真正降低药品的价格,首先应该把药品的招投标环节拿去,也许这不失为一个降低药品价格的好办法。

 

  而对于“二次议价”来说,因为其发展极不成熟,政策层面也没有明显的表态是支持还是反对,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恶意投标的现象,而且其不规范也可能扰乱当地的药品市场。

 

     另一方面,对药品进行“二次议价”很多地方没有进行质量层次划分,对新药、已过保护期的“原研药”等也没有鼓励政策,这可能会使药品的价格陷入“唯价格论”的怪圈,最终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安全。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以低取胜”,那么药品的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也是部分地区实行“二次议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部分。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看的起病,为老百姓提供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实行“二次议价”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药品价格,这与新医改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值得肯定。

 

  他同时指出,但另一方面,因为“二次议价”损害了一部分人或者机构的利益,因此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此可见,新医改之旅一路上还有更多的阻力阻碍着其健康推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