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药品招标为何选贵的买? |
![]() |
重庆市卫生局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只买“贵”的,被一家药企告上法庭。状告卫生局的是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刘群。
他提供的证据表明,在今年3月举行的重庆市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会上,刘群旗下的三家制药公司投选的56种药物,最终仅有37种入围,这将导致他的公司2010年药品销售总额比去年锐减6个亿,部分生产线被迫停产。
据了解,贵药导致药价虚高并引起连锁反应,乃至于下级卫生部门不愿使用招标药品。
据报道,让刘群大惑不解的是,在同质同量条件下,他带去的药品比别人报价低得多,反而不能中标,譬如同样是板蓝根颗粒10克20袋装,刘群报价7.33元被扫地出门,报价11.20元却顺利中标。
不仅如此,许多中标药价还大大高于市场价,如同一家企业生产的100ml规格的氯化钠注射剂,市场价每瓶1.6元,中标价却高达3.22元,翻了一番多。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局通过对比186种中标药品,发现市采购价竟然高于区采购价77%。
这些现象让人迷惑不解。重庆市药品招标为何选贵的买?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呢?药品招标的本意是降低药价,为何适得其反将药价推高?药价虚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交易和难见天日的秘密?药品招标采购又隐匿着那些潜规则?
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药品招标越招越贵,助推药价扶摇直上,早就不是个别现象。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已经运行10多年,这项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市场竞争选购质优价廉的药品,满足群众基本的用药需求,解决看病贵问题。如果药品招标越招越贵,甚至贵过市场价,或者权力部门只选高价药中标,那无疑说明制度本身已经“生病”了。
从目前情形看,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无疑“病”得不轻,“病状”为被少数权力和利益集团所绑架,背后是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厂商、医药代表商、医院等共同参与切“蛋糕”的庞大利益链条。
只有将药价抬高,各利益方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为此埋单的却是广大消费者。由此可见,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亟待治“病”,期待重庆这场官司能捅开药品招标的弊端及黑幕,以便对症下药。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