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重庆零售药品市场开始新一轮洗牌

重庆零售药品市场开始新一轮洗牌

  7月30日,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全市有636家零售药店关门退市,约占我市主城区零售药店总数的10%。重庆零售药品市场新一轮洗牌开始了。

 

     药监局给出的原因是“证照过期,主动放弃”。昨日,众多业内人士表示,选择退市,是因为平价药房及社区医院大规模出现,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很多药房无利可图而退出。

 

     退市药店六成在社区

 

     从市药监局了解,退市的636家零售药店,绝大多数是加盟店。它们之前多为经营状况不太好的单体店,加盟较大型的零售连锁店,以求有个“靠山”。因自身运作不善等原因,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收益。

 

     据调查显示,关门的药房中,有六成以上为社区药店。发现,此次退市的药店,没有一家平价药店。

 

  药监人士分析,许多平价连锁药店管理优、价格低、服务好,凭借“薄利多销”站稳了脚跟。

 

     利润下降药店关门

 

     竞争加剧、药品毛利率逐年下降,是导致如今药店“退市”的重要原因。两路口文化宫对面,曾有5家药店,如今已消失了3家。

 

     重庆市医药商会会长唐良平称,上海国有及民营药店总数不过数百家;京城过半的居民到药店买药,药店不过800余家。然而,在重庆,1999年初就有药店12000余家,占全国药店总数的10%。按重庆人口计算,平均每2500人就拥有一家药店。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连锁药店负责人坦言,最鼎盛时,重庆零售药店的毛利一度达到35%至70%,个别药品更高达200%以上,但随着“平价药房”大量兴起,竞争加剧,药品毛利率逐年下降,目前社区药房药品的平均毛利不超过30%。很多加盟店在进入之前,对风险估计不足,在利润大幅下滑后,只好选择放弃。

 

     对此,重庆市商委市场秩序处负责人沈毅称,在他们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由于社区医院药品纷纷执行“零差率”,对周边地区药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张攀是观音桥南桥寺一家知名连锁药房加盟店的老板,他称,市民最常用的基本药物,去年占该店营业额的10%。因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按进价销售药品,他店里的基本药物就卖不动了,只有全部清理出店。

 

  他还表示,作为药店主要利润来源的OTC药品,例如板蓝根、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也开始销售,直接影响了他的收益。“去年我们的利润是13万元,今年能达到一半就不错了。”张攀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