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今年上半年医药进出口数据分析

今年上半年医药进出口数据分析

  虽然目前国际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医药出口产品竞争力犹存,随着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加上稳定的国内环境和新兴市场复苏步伐加快,下半年的医药外贸前景仍可保持“谨慎乐观”。
  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在国际医药市场全面恢复和国内市场大幅扩容的情况下,出口、进口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出口已摆脱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强劲增长的08年相比增幅亦达到了27.74%。

 

  一、全球医药采购量创历史新高

  2010年1-5月全球主要医药进口市场贸易额增幅达到16.34%,其中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增幅为13.32%,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进口增幅为32.3%,其中中国、巴西增幅超过20%,而巴西增幅则达到60.89%,但新兴市场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仍然有限,约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的20%。按照1-5月全球医药贸易走势,预计上半年全球医药贸易增幅将超过15%,主要发展中国家市场有望持续扩大,成为全球医药市场新的增长动力。

 

  二、复苏转入平稳增长,原料药出口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

  原料药出口值100.54亿美元,同比增幅31.38%,占医药出口比重53.23%,其主导地位没有改变。从出口市场分析,以印度、东盟、日本、韩国为主的亚洲市场保持了较高增速,出口值44.48亿美元,增幅为35.38%,其中印度、日本市场增幅最为显著,增幅分别达到37.77%和39.70%,中国是印度原料药和中间体最主要的来源国,由于其09年进口量减小,导致上半年加大了补充库存力度,青霉素、头孢菌素、抗感染类原料药从中国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头孢菌素进口增幅超过90%。

  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欧盟、北美市场由于上半年为补库存阶段,对中国的原料药进口增幅分别达到26.57%和29.3%。根据GTI数据显示,按照我国主要原料药出口品种,以抗菌素、维生素等产品的总量计算,今年1?5月,欧盟、北美原料药进口量已接近或小幅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同期水平,从总量需求分析,我国原料药出口的持续增长将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有效扩张。

  除肝素钠等少数品种外,大宗原料药价格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产品由于国内产能扩大,原有平衡被打破,有可能引发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淄博鲁维低价抢占市场,维生素C近期价格呈直线下降,自4月份开始从1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7.8美元/公斤;由于印度对我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事件,青霉素类医药产品的产业链的销售竞争集中在下游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上,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于往年,目前出口价格已低于去年同期10%以上;前期价格较为稳定的维生素B12走势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华北制药、河北玉星、宁夏多维等主要生产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技术升级,有望在近期实现扩产,供求关系将发生失衡,供大于求将进一步加剧,5-6月对美出口平均价格已下跌至100美元/公斤,预计下半年价格将继续走低。


  三、医疗器械类保持良好增长
  1?6月医疗器械累计出口6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98%。医疗器械出口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其中医用敷料、诊疗设备、保健康复用品等主要产品出口增幅显著,分别增长34.05%、26.09%、28.55%。亚洲市场仍是出口的最大市场,增幅为29.73%,其中,东盟市场出口增幅最为显著,达到87.91%,对欧盟、北美市场的出口增长平稳,增幅分别为22.96%和25.56%。

  常规设备、手术器械、按摩器具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小型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其功能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高性价比是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上半年诊疗设备出口2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6.0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仍占据主导地位,占出口额比重的73%,出口市场集中于美国、日本、欧盟的发达国家,上半年增幅为24.41%。中资诊疗设备出口企业的出口份额较小,但增长势头明显,上半年增幅为30.87%,出口市场以亚洲、欧盟、北美市场为主,增幅分别为29.21%、22.66%、34.69%,其特点是在不同市场均有强势的增长,如对非洲市场出口4600万美元,增幅达42%;对印度市场出口2100万美元,增幅达71.03%,对伊朗、俄罗斯市场出口分别约1500万美元,增幅分别为100.63%、47.71%,这意味着更多的自主品牌诊疗设备成功开拓了欧美外的新兴国际市场。
  

  四、中国医药市场扩容 进口稳定增长

  国内新医改政策正稳步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医药市场存在扩容的预期,对国外医药需求将保持增长。从进口品种看,诊疗设备、西成药、高端原料药是进口的主要品种,同比增幅分别为27.99%、12.54%和27.13%。从进口市场看,进口来源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等发达国家,增幅均超过20%,其中,诊疗设备进口来源集中于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所占比重达到66.25%,X射线应用设备、医疗外科仪器、彩色超声波诊断仪、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高技术设备居进口额前列;原料药、西成药进口来源集中于美国及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60%比例由外资跨国制药集团进口,内资企业占进口份额的40%,但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外资企业,上半年市场增幅为36.6%,高出外资企业22个百分点。


  五、除了山东、福建多数省份呈现恢复性平稳增长

  山东省主要出口产品为维生素、氨基酸、西成药及生化药等,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长使该地区出口增幅高达到45.96%,其中,淄博鲁维、潍坊英轩、东诚生化的维生素C、柠檬酸和肝素钠等产品出口增长接近和超过100%。以医疗器械出口为主导的福建省上半年在医用敷料、保健康复用品和制药原料出口高增长的带动下,实现出口增长54.69%,出口名次由去年同期的第九位跃居第七位。

  江苏、浙江、河北在原料药出口市场增长拉动下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分别为32.6%、32.36%和17.04%,广东、上海、北京在医药出口结构上更具优势,尤其在诊疗设备等高技术产品上有较高的比例,三省市此类产品在上半年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4.86%,23.3%和28.85%。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