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广东东莞基本医保制度明年将覆盖城乡

广东东莞基本医保制度明年将覆盖城乡

  8月27日,东莞市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动员部署了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提出了今明两年改革的五项重点。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行全覆盖的基础上,到2020年,东莞市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东莞将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到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改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从2010年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特别考虑过去基层医疗机构相当部分收入来自药品销售的实际,切实将药品零差率补助纳入政府预算;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不低于25元,明年不低于30元;五是开展公立医院医改试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试点医院争取明年8月前初步摸索出经验,逐步在公立医院推广。

 

  未来3年投入医改资金达53亿元

  2009年-2011年预计市镇两级财政需投入医改资金约53.2亿元,其中今明两年市财政需投入23.1亿元,镇财政需投入17亿元。“这还不包括公立医院改革的补偿经费,也没有计算改革后增加的年度医疗卫生支出。”李毓全强调,市镇两级要下决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强化医改资金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使用。

  因为本次医改涉及医院、医生、病人、药商等多方利益的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的压力必然增大,而且政府职能也有所转变,李毓全要求,各级政府不仅要履行公立医院出资人的职权,还在卫生发展规划、服务要素准入、卫生服务监管等方面担负更大责任。加上东莞特殊人口结构带来的特殊医疗需求,医改需要从东莞实际出发,稳妥推进。

  在《东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正式出台后,东莞市还在拟定相关的配套措施。李毓全提出,要抓紧制定五项改革的配套政策,包括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公立医院人事与绩效管理办法、镇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划等。

 

  深化医改的主要目标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施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需谨慎配置医疗资源

  国家新医改方案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担任东莞的医改顾问。同时,李玲教授作了“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专题报告。

  李玲建议东莞下一步改革要跟公立医院联在一起。“药品加成的15%取消了,但其实前面从药品生产到送到医院这条线上,至少有300%甚至500%的虚高,光后面财政补了,前面没有动它,老百姓也感觉不到效果。”

  李玲说,必须要从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设计医疗改革。大家都想去好医院,再多的钱也不够,所以只能从保健的角度设计效果更好。还要控制成本,东莞低筹资水平是竞争优势,要可持续就要控制成本,不然,很快医改基金撑不住。

  医生是可以创造病人的,小病可以大治,只要让医院开药,永远都会有病人。从东莞调研来看,总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裕,那要做是如何配置得更好。此外,改革需求资金要有个测算,才能稳定机制。要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医疗卫生管理,群体的预防才是最有效果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