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南京医药债台高筑仍疯狂担保存巨大风险

南京医药债台高筑仍疯狂担保存巨大风险

  分析人士称,南京医药疯狂担保和大举借债的背后暗藏着巨大的风险。5.6亿元的净资产,在已经对外担保7.7亿元后,再次提出为子公司担保8.4亿元,而在其对外担保的背后却是88.57%的资产负债率和不足7%的毛利率。

 

  南京医药债台高筑依然疯狂担保

  日前,南京医药发布了一则看似不起眼的对外担保公告,但公告的内容却相当扎眼。公告称,公司将对旗下全资及控股的9家子公司,向14家银行申请21项综合授信提供担保,担保金额达8.44亿元。

 

  南京医药一直以来都延续着这样的疯狂担保。2010年6月4日,南京医药公告称,对旗下2家子公司5.4亿元综合授信提供担保;2010年3月29日,公司提出对旗下15家公司多达41项的银行综合授信提供担保,金额达17.31亿元。

 

  南京医药上一会计年度净资产为5.55亿元,加上本次拟担保金额,公司累计担保额为净资产的293%。一位知名会计师对记者称,如果仅凭自身信用就贷到钱,比南京医药更疯狂的恐怕是借钱的银行。

 

  怪异财产报告凸显行业弊病

  南京医药上半年净利润为2746.09万元,同比下滑12.02%。而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却达到78.67亿元,但销售毛利率仅为6.68%,主营业务利润率更是只有0.6%,而公司三项费用却高达4.74亿元。

 

  南京医药本质上只能算是一个医药贸易企业,其主营收入的90%都是贸易而来,所以南京医药与其他制药企业动辄50%的毛利率不具有可比性,其利润只能通过"走量"来实现。

 

  分析师称,"不足7%的毛利,除去5%的银行利息,利润微乎其微,所以商品流动的速度是关键。"目前南京医药在皖苏地区有着较为垄断的渠道,而三项费用中大多数应该也是用在渠道的维护上。但是一旦商品流通速度变慢,或渠道方面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疯狂的担保就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重组导致机构分歧

  此前就有传闻称国药控股将和南京医药讨论重组合并,此后又传华润将整合南京医药。估计退出的机构对这样遥遥无期的’画大饼’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再加上公司本身问题重重,要不是有个重组的预期,南京医药的业绩能支持将近百倍的市盈率吗?

 

  驻兵南京医药不久的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都开始了逐步减持,而一季度还榜上有名的华夏红利和社保一零一已经退出十大股东;但华夏系的另一只基金华夏收入却跻身十大股东,且社保一零二也小幅加仓。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众多高管在二季度集体增持南京医药股票,让人隐隐觉得这其中是否有蹊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