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我国医疗器械租赁业前景广阔尚待升温

我国医疗器械租赁业前景广阔尚待升温

  融资租赁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集工业生产、贸易、信用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兼有融资与融物等功能的新型投融资方式,可以在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涵养税源、降低企业负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刺激消费及投资、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医疗器械融资租赁是指在医院确定相应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生产商)及相应的医疗设备并办妥相关医疗设备引进审批手续后,租赁公司根据医院要求购进医院选定的医疗设备后交付给医院使用,由医院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租金前提下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在租期结束时医院仅支付较低的设备残值后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中国租赁协会秘书长沙泉认为,和中小企业类似的二、三级医院,若想取得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租赁方式添置设备,不但能加速设备的更新,而且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已超过30%,而我国仅为万分之三;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15%?30%,而我国仅为1.5%左右。可以说租赁业在中国有巨大而广阔的市场前景。有经济专家认为,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调控手段不多的情况下,租赁业的杠杆作用很大,其地位不容小视。

 

  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其中活跃在国内医疗器械融资租赁领域的公司主要有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医院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投资拉动,而非技术进步型的内涵式增长,这是刚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医院必经的发展阶段。而资金来源不足问题仍在困扰多数医院,因此,对外融资,借力发展之路将成为部分医院的选择。融资租赁就是在银行贷款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医疗器械公司,也投资运作医院,因此对医疗设备租赁有着较深刻的认识。该公司副总经理徐勤生表示,医院设备租赁可形象地表述为"借鸡下蛋、以蛋还钱、最终得鸡",通过融资租赁,医院仅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医疗器械,可边经营、边收益、边还租金。从供应商角度来说,虽然医院没有充足资金,但可以通过和租赁公司的合作销售设备,货款就能得到及时回收。

 

  有意思的是多家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在调查过程中对融资租赁一事表示了谨慎的态度,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已经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的生产商。业内人士就此分析说,制造企业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大型医疗机构的资金实力和大量的门诊确保他们具有购买的能力,而其他需要以设备提升竞争力的广大中小型医院又囊中羞涩,采用租赁方式存在着较大风险。对于从未涉足租赁领域的企业来说,他们正在观望;而已经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也希望更多的通过直接销售模式,达到“落袋为安”的效果。


  随着国内的融资租赁市场不断规范、各方观念的转变、融资租赁公司的日益成熟,融资租赁将为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未来医疗资源将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分配原则,向基层医院倾斜。数据显示,有70%的基层医院连基本的B超、X光、心电图仪等设备都未配齐,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医院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这些基层医院资金有限,很难更新设备、提高服务水平。因此,科学使用资金,合理规划、购置设备,最终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是医院单体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一环。

 

  政策的出台为医疗器械市场商指明了方向,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瞄准更广阔的基层市场。要解决迫切需求和资金紧缺这一对矛盾,成熟、规范的融资租赁公司将成为好帮手,专业公司的参与可以帮助降低风险、有望实现医院、租赁方和生产商的三方共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