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生物医药作为产业支持 医药发展寄予想象

生物医药作为产业支持 医药发展寄予想象

  第12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日前召开,上海乃至全国生物医药界的年度盛会。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的排名和比重越来越靠前,以及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把生物医药作为支柱产业的倾向性支持,业界对于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前景寄予更多想象。

 

  而在本次研讨会上,产学研联盟重新回归讨论焦点:一场以“构建创新联盟,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人气十足,政府、院所、企业展开深入对话。 自去年8月进行生物推介会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有了很大进展。去一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闪亮成绩单:行业经济总量增长,2009年增长率达到17.2%。


  2012年计划打造100个过亿产品,2009年已达到55个;招商引资及产业化成效显著,从2009年8月到今年7月,上海6大基地共引入267个招商项目达330多亿元,正式签约的有175个,涉及金额181亿元。郑忠民指出,目前上海的产业集群态势初步形成,企业回流明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他还特别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正式启动,大家的思路正在转变,技术联盟必须回归企业需求。”

 

  在2009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相关部门在诠释“十二五”规划时,也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医药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官、商)是实现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的必由之路,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自觉选择。而复星医药已于2010年成立了由科技部批准的“复星医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技术平台、企业研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以及政策研究与协调等多角色成员。


  礼来制药中国研发部董事总经理张彦涛表示:“要构建更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学校的责任是培养人才,进行医药基础研究,教授的责任应该是寻求真理,而不是寻求成功;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打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力;而大企业的作用是在跟科研院校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把西方的行业标准带入等。


  有专家认为:“创新联盟可以解决过去生物医药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短期、分散、稳定性差的问题。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合作形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联盟,搭建了稳定、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同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相比,创新联盟可以通过共同投资、合作研发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创新成本;通过产学研各方医药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选择最优创新路径;通过集中攻关、上下游联动提高创新效率,缩短从技术到工艺到产品的旅程,所以容易催生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