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涨价是游资炒作的结果 |
![]() |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以来,受气候反常因素影响,三七就开始领涨中药材市场。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中药材品种涨幅在51%-100%之间,涨幅在21%-50%和101%-180%之间的均占总数的22%,涨幅在181%-300%的药材品种占6%,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数量占2%左右。中药中最常用的土茯苓、枇杷叶、桔梗、枸杞子、麦冬、浙贝母等15种中药材,涨价幅均超过了100%。
不少中药厂负责人表示,在成本压力下,企业或将暂时停产类似板蓝根、丹参滴丸等“价廉”好药。一些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于不断增加的成本连连叫苦。有药企表示,在原材料价格持续涨价的情况下,企业却不能擅自调高药品的价格,因此,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毛利率降低。
据了解,我国的中药材,特别是那些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要接受政府定价。有分析人士认为,那些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成品药的中成药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面临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中药材涨价对药企的影响不会太大。中投顾问分析认为,此轮中药材涨价对龙头企业影响甚微。这些龙头企业一般都有一年以上的库存,至少也有半年的库存,因此药材涨价短期对其影响不是很大。
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于偶尔配药的市民影响还不是很大。以太子参为例,基本在每服药中的用量也就是10克左右,平均到每服药中也就涨了5块钱。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配中药的患者而言,中药材上涨确实是不小的开销压力。
今年中药材的价格全线涨价,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今年反常的气候,已对多种农产品的产量造成了影响,而中药材同样没能“逃脱”。西南地区作为中药材的主产区,因为天气影响多种药材减产,其中大旱导致当地三七、半夏的收成减少七成以上。
近几年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大,今年受甲流等部分疫情影响,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金银花、板蓝根等需求量可谓是节节攀升。中草药的种植面积也略有减少,目前大部分草药都依赖人工种植,但中草药种植时间长、成本高,因此一些药农改种粮食等。
中药材涨价也是游资炒作的结果。中草药属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再加上药材产地单一、收获季节集中,因此炒家不用耗费太多的资金就能控制单一药材的价格,这就导致一些游资进入中草药领域,囤积药材,低进高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