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国家扩大治未病试点 推进区域治未病

国家扩大治未病试点 推进区域治未病

  上海召开全国“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第六次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总结了近三年“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今后要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的要求,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推进区域性“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让“治未病”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的“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近三年来,试点单位和范围不断扩大,工作不断深入,取得明显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一些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区域性“治未病”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治未病”作用逐步体现,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研发了一批“治未病”的相关干预技术和产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和手段日益丰富。

 


  广大民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认知度和需求不断提升。在试点工作中,发现治未病存在试点单位工作开展不平衡、平台建设和服务提供与“高起点、规范化”的要求差距较大、相关技术和产品及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专业人才不足、相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 对于今后“治未病”工作的开展,马建中强调。

 


  1.各试点单位要按照“治未病”健康工程总体要求和“高起点、规范化”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经验,丰富模式;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评估成效,加强督查和指导;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特别是增加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增强基层平台建设,增强服务可及性。

 


  2.进一步推进并扩大区级区域性试点,在区域性试点工作中,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中医“治未病”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并积极探索将中医“治未病”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机结合的基层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中医药开发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动态再评估的技术、产品,形成体系。要针对服务收费项目设立、收费标准、“治未病”服务的报销政策或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医疗和保健技术的界定及运用范围、从业人员的执业范围和职业技能鉴定、“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以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管理问题,开展政策研究,加强协调,争取新进展。

 


  4.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加强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应侧重居民健康水平、疾病负担、社会负担、国家受益等方面,同时加大宣传,促进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和认同“治未病”理念、理论和服务效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