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外资原研药遭遇发改委降价

外资原研药遭遇发改委降价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则《关于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通知中显示:自2010年12月12日起,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十七大类药品将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后将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20亿元。在这十七类药品中,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卡托普利以及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价格降幅分别超过35%和30%,受影响最大。

 


  据悉,医药行业中的“原研药”主要是指那些化合物专利过期的专利药品以及同类药品两种情况的“原研制类”药品。此前媒体报道中曾援引一份“国家基本药物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与国产药品统一定价对照表”,其中价差最高的卡托普利竟比同品种国产药贵2319%。对照表中,列出的外资药价格平均高出国内仿制药1311%以上。

 


  国家此前已多次对药品进行降价,但是这些外资原研药都没有涉及。这也使原研药的价格和国内的仿制药价格严重脱节了。虽然这次药价平均降幅在19%左右,但力度还不是很大,对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发改委“灭火”外资原研药药价虚高一事施贵宝方面尚未给予回应。

 


  外资原研药此番遭遇削价,郭凡礼认为,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首先,降价对外资企业积极的一面是,售价降低后,能够帮助他们进入三四线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不利方面,则是由于售价降低而造成利润降低,不过我认为平均19%的降幅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同样,对国内的企业来说,有利的方面在于,如果外资药持续降价,医院选择开外资药的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这也刚好给了国内药业一个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资药品降到和国内药品差不多的价格水平,国内药品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消费者对于外国产品的偏好可能会在此时显现。

 


  不过对于降价“灭虚火”的做法,郭凡礼认为,肯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看病贵”窘境,“关键还是要改变国家以药养医的整体情况,不然医院方面热衷开高价药的现实就很难改变,需求仍会存在。不仅如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外资药品价格真的降到国产药的价格水平,一些外资原研药公司可能就会停止生产该种药品,转而生产另一种名称、相似功效的产品,并以创新产品的名号来重新获得高售价的利润。

 


  同时,由于外资药企都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企业能否真正将降价药品的监管有力执行也值得质疑。在降价潮不断涌现的同时,市场上还流传着相关部门将取消“原研药概念”以及“年底可能出台的上海版医改方案中,外资高价药可能退出上海市基本药品目录”的传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