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敲响严管警钟 中医药出口面临困局 |
![]() |
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已使得中国中医药出口面临下跌趋势,最近一项法规的出台无疑使这一趋势雪上加霜。近日,香港政府食物及卫生局表示,香港《中医药条例》将于明天(12月3日)生效。而未获注册的中成药(包括大陆、香港以及其他地区制造)将禁止在港售卖。违禁者或负刑事责任。
据广东某从事医药进出口的流通企业介绍,作为中药出口桥头堡的香港,作为世界各地消费中成药制品的重要参照地的香港,中药准入制度的突然收紧,势必让国内中药出口市场更加严酷。
港府敲响严管警钟
据业内人士表示,“香港销售中药,是一张被西方许可的通行证,其更加严格的产品审核制度,将让更多的中药制造商望洋兴叹。”
港府卫生署资料显示,截至10月,共有1.67万宗注册申请提出,其中含1.4万宗过渡性注册申请。据悉,目前已有9150宗获过渡性注册,2130宗获正式注册,同时有5300宗申请因未能提供重金属、有毒元素、农药残留及微生物等基本的安全测试报告而未获注册。
在接受采访时,香港卫生署新闻发言人表示,卫生署所以出台该项政策,主要关注点仍是药品安全。“我们主要是为了保证药品本身的品质,从而保障药品安全以及消费者的信心。”
另悉,为了尽量减少对中药业界的影响,香港卫生署此前已预留出过渡时间。条例为1999年3月1日后在香港制造、销售或为销售而供应的中成药,提供了一定期限的过渡性注册安排。12月3日后销售、进口或管有未经注册的中成药即属违法。
面对多达5000多种药物申请失败,港府表示业界有充裕时间按法例要求做准备,仍未申请的相信是因为产品检测结果不合格,或“自动弃权”。据相关部门统计,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来自大陆,在香港,只有数百家生产中药的制造商。
港府相关部门提醒,所有未经注册的中成药在条例生效后将不准在港售卖,如发现有人售卖,卫生署将跟进查实,甚至负上刑责。
中国内地监管被指粗放
相比之下,国内有舆论指,与香港新规对比,内地中成药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成为管理严格的港府加大收束力度的原因之一。有指责认为,港府拒绝数千宗中药申请,足够说明内地在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依然存在粗放管理的现象。
据透露,在药品注册和审批上,内地标准要“宽松”的多。该人士说,仅以2005年为例,药监局受理10009种新药报批,而美国药监局同期受理新药报批数量仅148种,其中只有136种最终通过批准。
该人士还指出,国内中药审批标准过宽、数量过多过滥一直受到指责。尽管我国近两年来在药品注册和审批上有“收紧”趋势,但总体上距离“严苛的标准”相差甚远。
据了解,香港“拒绝”部分中成药,同样有上述因素。前一段时间药监部门对维C银翘片的审慎“提醒”,以及凤凰卫视对龙胆泻肝丸毒副作用的披露等关于中药质量安全问题的曝光,让人对“粗糙的中药”进入国际市场表示疑虑。
香港的桥头堡作用趋于明显
当问及香港严苛药政是否从另外侧面直指中药制造的软肋,业内给予的回答是肯定的。据悉,我国中药行业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达160亿美元,我国仅占3.6%的份额,且大部分为原料药和保健药;中医中药涉及的药材种植、加工、运输、贸易、制剂、运用等许多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产品标准是制约中药国际化步伐的主要障碍。
一项较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月,全国1100多家中药饮片生产厂家中获得G M P证书的企业仅有307家。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9000多种,约计5.8万个批准文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公开对媒体说,内地尊重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中医药管理的法规制度。但“中成药的法规制度将不会有大的变化。”该人士称药监局将继续坚持对中医药实行依法监管;监管将以实现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目标。
中国政府在1999年11月就已颁布《新药审批办法》,也严格规定了中药新药有关药理、毒理、临床、质量标准、稳定性、对照品及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中药产业来说,香港的桥头堡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香港是中成药出口额最大的出口地区,也是中药走向世界最重要的转口地,中成药在香港市场的营销环境对帮助中药开拓世界市场极其重要。而且香港长期以来处于我国中成药出口之冠的地位,香港中药市场每年的贸易额数十亿港币,其中有半数在本地使用,另一半为转口贸易。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