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发展中 推进野生中药材品种 |
![]() |
中药产业链主要由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中药知识产业等环节组成,它们在中药产业中分别处于基础、主体、枢纽、动力的地位,各链环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且相互制约。中药材生产在中药产业链中居重要的源头地位,以中药材为对象的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2009年3月份开始至今,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涨幅加大,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升幅高达230.9%,常用中药材中升幅超过100%的品种达到151个。这就导致中药材生产下游链中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产能下降的巨大压力,也导致了流通中掺杂使假、囤积炒作加剧,亟待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的进展还是比较明显的,已实现人工种植的品种约有300种,其中有48个品种已通过中药材GAP认证。人工种植品种在解决临床配方用药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原料药材供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占常用中药材约2/3的品种尚未实现或末完全实现人工种植、养殖,还主要通过野生采集的形式生产药材。
这种生产形势对中药资源造成的压力很大。特别是中药材工业化生产发展所使用的野生药材用量增幅很大,价格猛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重楼、石斛、冬虫夏草、川贝、贯众、羌活、独一味、白鲜皮、红景天、金果榄等。一些野生中药材品种在产区由常见,变成了少见,甚至罕见,面临濒危。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是在保护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同时,必须明确树立中药资源保护的观念。面对中药资源品种开发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当前十分迫切的是要大力加强野生中药材品种的保护及采取保护性发展的对策。在保护与发展中,积极推进野生中药材品种从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人工培植资源为主转变。这样才能既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又缓解中药资源保护的压力,以实现中药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 相关报道
-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