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面对药品降价趋势 外资药企何去何从

面对药品降价趋势 外资药企何去何从

  上周国家发改委一声令下,对外资药品开始了万众瞩目的调价,对于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外资药品来说,这是第一次“让出”利润,但只是一个开始。同时,有企业向媒体透露,鉴于高价格的压力,上海酝酿高价外资药从基本药物中退出。

 

 


  而目前国内各省地区仍在进行医改方案的试水,有可能效仿上海。面对大势所趋,外资药企何去何从倍受关注。业内分析表示,鉴于原研药和国内仿制药的质量仍存在一定差异性,向外资药“开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降价对外资企业影响并非全是弊端,外资药企可以“顺势”把这些药品推向市场更为广阔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基层医疗市场。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此次降价平均降幅为19%,并且是药品最高零售价的调整,因此这个调价的幅度对外资来说并不大。

 

 


  湘财证券研究所分析师也表示:平均为19%的整体降价幅度并不大,降价后原研药溢价空间仍十分巨大,“因此我们认为,原研药药企此次降价只是第一步,未来国家将逐步取消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考虑到原研药和国内仿制药的质量仍存在一定差异性,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部分原研药利润率在40%-50%之间,反倒是国内药企在不断降价之后利润率徘徊在10%左右,都没法生产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表示,原则上支持国家发改委为逐步理顺医药价格关系、降低药品价格、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所采取的各项改革尝试。

 

 


  中国仿制药的出厂价格是亚太国家的70%,发达国家的50%,整体上中国药企出厂价格仅为国际总体价格水平的22%-30%,这是不利于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和健康发展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