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投资现状 加快进入医药市场 |
![]() |
目前许多跨国制药企业为了在非专利药物的生产上获取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不断兼并重组,其主要目标就是我国大型医药生产企业。2004年11月,荷兰帝斯曼集团表示欲与华北制药成立以生产青霉素为主的合资企业,投资1.64 亿美元以及价值8400万美元的国际一流生产线。
对帝斯曼来说,华药既具备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资源优势,又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既可以利用华药的成本优势为其生产高质低价的原料药,又可通过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强势进入中国维生素、抗生素原料药高端市场。由于此案未最终获得批准,否则将成为跨国企业在华最大的制药业并购案。
马来西亚制药企业发马以569万美元收购了无锡华源长富药业40%的股权。同年,日本抗生素企业明治制果株式会社投资30亿日元与鲁抗合资生产医疗用原料药和动物用抗生素原料药。2007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以10.7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东盛科技麾下“白加黑”等3个OTC品牌药。东盛科技OTC业务占其主营收入的80%以上,此次并购实际上是划走了其大半壁江山。
2008年11月,英国最大的医械生产企业史密斯医疗并购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从而占据了国内医用注射泵市场的最大份额。我国医药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较为分散,为赢得在医药市场产品销售领域的主动权,不少外企采取了分步推进的策略。即除继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占全国药品市场份额约21%的一线城市巩固地盘外,不断加大对占市场份额约37%的二线城市的扩张力度。
在一、二线城市,上至500床以上的大医院,下至300床以下的中小型医院,经常能见到外企医药代表的身影,且销售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外企已将目标紧紧盯住了要重点医药发展的社区,启动了针对性较强的销售培训。在占全国药品市场份额约16%的三线城市,由于大多数外企采用依托中间商销售的模式,不直接向医院派出销售代表,故长期以来无法控制医院销售渠道。
于是,外企纷纷调整营销模式,直接派出销售代表,这一动向在较为富裕地区的三线城市尤为明显。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医药流通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外企市场可在华从事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零售及售后服务在内的所有经营活动。对外企而言,通过并购细分市场内的领先企业,可以达到规避进入障碍,节约准入成本,进而全面占有营销渠道的目的。
2007年1月,英国最大的医药分销和零售公司之一联合博姿,宣布与我国第三大药品批发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联合博姿拥有50%的股权,近年来其在华的营销网络迅速铺开。2007年5月,上海医药股份又与日本最大的医院药品分销商铃谦株式会社成立合资公司,日方拥有该公司50%的股权。2008年10月,北欧最大的实业近控股公司瑞典银瑞达集团子公司殷拓亚洲投资8000多万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进入药品零售终端。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