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沈阳的民营医院迎来真正的春天

沈阳的民营医院迎来真正的春天

  近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出台,其中,在免征营业税、医保纳入、土地审批、大型设备配置等各方面“突破性”的给予民营医院以和公立医院一视同仁的公平待遇。

 

 

  “这无疑是给民营医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12月8日,卫生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和数家民营医院称,新规不仅带来了利好消息,也把沈阳民营医院的现状、发展难题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沈阳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称:“从数量上看,沈阳市不缺民营医院。”沈阳现有民营医疗机构68家,其中市管29家,包括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0家、一级医院8家。设置床位3066张,现开放床位2662张。

 

 

  无论是医院数量,还是床位数基本上都能占到整个医疗市场的半壁江山。“量不少,但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付强说,和全国其他地区大体相同,沈阳民营医院的门诊量等业务总量只占全市诊疗总量的不足10%。

 


  导致民营医院这种近乎“缺位”的状态,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从外在看,民营医疗机构俨然是“二等公民”,在医保、土地、税收等各方面得不到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制约其发展壮大;而从民营医院自身来看,缺乏诚信体系、医疗秩序混乱等现状,让百姓打怵。

 


  民营医院只要“内外兼修”,不仅在市场上会“叫好叫座”,在承担公共卫生事业等方面也能发挥和公立医院一样的作用。付强举例说,像近些年发展势头较好的何氏眼科、爱尔眼科等,多年来开展的“白内障复明工程”等项目让市民十分受益。

 

 

  但整体来看,沈阳民营医疗机构良莠不齐,尤其是缺"精品",缺品牌,缺规模。”专家指出,就沈阳的医疗市场看,一些民营医院为了追逐眼前效益,仍然靠虚假广告、过度医疗、开假药、乱行医等方式谋求生存。另外,如果民营医院也走“大综合”、大科系的路,那么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恐怕都很难。

 


  但如果选择一些大医院投入、技术等相对薄弱的“短板”,做眼科、中医等领域,民营医院就大有所为。沿着做大做强、专科品牌的思路,沈阳的民营医院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此外,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者还是民营医疗机构的从业者都提到了“人才瓶颈”问题。《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