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投资活跃 短期存在泡沫现象

医药投资活跃 短期存在泡沫现象

  步长集团新一轮融资3亿美元引来高盛、黑石等著名投资机构争抢、市盈率达到2010年预期净利润17倍的消息,再次刺激了医药界的神经。不少人认为,医疗健康市场内需不断增长,加上行业自身较强的抗周期性,致使行业融资规模持续走高,估值同样应该水涨船高。然而,已有业内人士提醒,应该理性看待医药投资的活跃。

 


  2010年前8个月,医疗健康行业披露融资案例49起,融资金额6.48亿美元,超过2009年全年案例数量及融资规模的80%和60%。而到11月止,在披露的私募股权投资307个案例中,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以49个投资案例数独占鳌头。以各行业企业IPO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来看,回报率最高的行业是医疗健康,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8.68倍,在医疗健康领域所有退出事件中,账面回报率高于10倍的占比达57.1%。

 


  在其所投资的案例中,如果在医药企业较早期阶段进入的话,估值一般在四五倍比较正常,在后期阶段进入则为10-13倍,但现在能遇到20倍左右的估值,涨速惊人。事实上,不少投资人已经开始遭遇高估值的阵痛。永宣创投总裁冯涛将高估值比喻成行业的“肿瘤”。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供需关系是导致现在创业板高市盈率的主要原因。而创业板动辄60-70倍的市盈率使得被投企业认为,投资机构以20倍的估值进入并不过分。也有人认为,医疗医药市场的稳健增长使企业未来的业绩能够有所保证,企业的内在增长性能够保证高估值的存在。医药领域是否如想象中一般火热,高估值的泡沫是否也蔓延至此呢。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认为,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首先是热不热,其次是值不值得热。”

 

 

  因为市场上的资金量充足,所有行业都处于高热状态,并不见得某一个行业的热度更高。另一方面,五六年前并没有那么多人进入医疗健康行业,而现在,除了专业化的医疗基金出现,许多基金还配备了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懂的人越来越多,自然投向这个领域的资本也越来越多。医药某些方面的资源具有稀缺性,这容易导致高估值。但高估值只是个货币现象,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当上市公司的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时候,就会产生泡沫,但泡沫的存在也是在考验投资人的眼光。从短期来看,可能存在一些泡沫现象,要看公司的价值会否上涨,未来的业绩能否支撑现在的价格,结合具体医疗公司来说,需要考察其基本面,如销售收入、利润及成长速度等。实际上,已经有投资人开始放慢脚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