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是此次药品降价主要调控对象 |
![]() |
国家发改委日前的一则药品降价通知,让外资药第一次面临被取消“超国民待遇”的严厉政策。此举让长期占据高端市场绝对主导地位的外资药企大为不满;而国内药企则闻之喜形于色,但向来波诡云谲的药品市场,会如其所愿地此消彼长吗。
发改委正式下调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此次降价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十七大类174种药品。外资药成为此次降价的主要调控对象。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有40家外企的107种产品,占比近62%;如常用消炎药物头孢曲松从原来的93.8元一下子降到65.7元,常用降压药卡托普利从34元降到22.1元。
根据有关药品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发改委将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以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根据测算,调整后的药价将比先前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预计每年可以减轻群众负担近2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此次降价并非仅仅针对外资药品,而外资药多为原研药,享有单独定价的权利。
所谓原研药就是原创性的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一般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在我国市场上,原研药主要集中在国外独资、中外合资的制药企业中。但这些外资药大多已经专利过期。 虽然大多数外资药企都不愿正面回应“降价令”,或者反对降价,但实际上,很多药企已经采取了“对策”--进军三四线城市和基层医疗市场。
赛诺菲-安万特CEO魏巴赫直言,中国药品市场今后数年间三分之一的销售,将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渠道,外资药企将借此在三四线城市拥有销售网络,主要通过零售网点、县级医院和社区诊疗中心开展销售。
“降价大趋势”确实会使国内外药企的利润空间差距逐步缩小,这将改变外资药品占据高端市场优势地位的格局。对于很多国内药企的乐观预估,外资药品降价也会减弱国内药企的价格优势,尤其是在政府招投标的环节,外资药企的品牌信誉和产品质量还是很过硬的,甚至是国内药企难以匹敌的。
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基层医疗市场中,国内药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但是,在外资药品被迫降价之后,外资药企为了“以量补价”,开始逐渐开拓下游市场,这无疑会抢夺一部分本属于国内药企的市场。

- 相关报道
-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