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抗生素进入产业链战争时代

中国抗生素进入产业链战争时代

  在北京召开的“2011抗生素产业竞争分析报告会”上,专家针对当前中国抗生素产业现状做了这样的判断。“我们已经进入产业链战争时代。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竞争市场。”

 


  多数专家对于明年的抗生素市场行情表示出相当的信心。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抗生素之于中国的用药市场更像主餐而非零食,在终端刚性需求带动下,其市场稳定增长毋庸置疑。在我国,整体医药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近年来医院用药增长迅速。

 


  据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医院用药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预计2010年增长率将超过22%,今后几年,中国医药市场也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高速。全身用抗感染药是抗生素中国医疗市场上用药金额最高的一类,这类药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抗分枝杆菌病药和疫苗。据吴惠芳介绍,抗生素是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一部分,约占90%的比重。

 


  同时,从抽样统计医院用药显示,2005年至2009年间,全身用医药抗生素占医院总用药金额的23%-25%;2009年,全身用抗生素占总用药金额的23.7%。头孢类是医院抗感染用药份额最大的一类,16城市医院用药统计显示,近5年来,头孢类  始终占医院抗感染药半壁江山,2009年头孢类占医院抗感染药51.52%的份额。

 


  不过,在作出“抗生素将继续增长”判断的同时,专家们也认为抗生素的增速将低于整体医药市场的发展水平。 全球抗感染药产业较为成熟,在上市新药的枯竭和价格下降等原因影响下,增速放缓,五年的平均增速约15%。同时,全球细菌药物市场趋于饱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抗感染药物虽然始终占据龙头,但其医院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萎缩。先声药业一位市场负责人表示,从2004年到现在,国内阿莫西林市场已供过于求,然而,近年来国内相关企业依然不断地扩产。医药尤其在阿莫西林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销售价格下降,而电子监管码等的实施将让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
 

 

  据悉,抗生素产业近期也有不少重大增扩产项目,新建的如沈阳同联的万吨抗生素、悦康药业的2000吨头孢项目、宁夏多维的5000吨红霉素、怀仁同星的万吨土霉素等;搬迁技术改造的如帝斯曼的8000吨青霉素项目、联邦内蒙古二期扩建阿莫西林原料药和制剂工程……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对国内抗生素产业无疑会带来一些冲击。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一直处于“剩”时代,很多产品的产能、医药产量大于市场需求,并依赖于出口来解决问题。金融危机后,国际需求减少,原料药出口受到抑制,企业就直接受到冲击。历年的原料药大震荡格局中,原来制剂竞争力非常强的一些企业面临原料的制约,形成了无米下锅的局面,竞争力大打折扣,市场萎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