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料药一腿长 制剂一腿短” |
![]() |
生物医药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总体规划向制剂创新方面有了侧重,在制剂新技术上有更多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国家重大新药创新》上也专门成立了药物释放技术创新专项。
有专家预测,在目前全球药物研发进入制剂创新时代之际,国内众多同质化竞争的原料药企业可能以此为契机,掀起"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高潮,原料药行业的洗牌将加速推进。
为此,39健康网采访了中国医药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他认为中国药企不存在向制剂化转型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发挥原料药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制剂创新这个弱势的发展,最终达到均衡,而不是一味地把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抛弃。
我国原料药物和中间体的生产,在世界原料市场都占领较大的贸易份额。而在制剂方面,却一直处理低迷,国内制剂类型严重不足。这造成了我国"出口原料药,进口制剂"的局面,医药行业"原料一腿长,制剂一腿短"的尴尬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医药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原料药和中间体在国外是被转移的产品,因为其生产的污染比较大,所要投入的人力多,原材料的消耗严重,是属于粗放型的产业,欧美国家很少生产。
在我国,当时没有注意到环保问题,加上当时国内化工基础比较发达,人力资源较丰富,使得原料药飞速发展了起来。而在制剂创新方面,我国一直没有没什么起色,成了医药产业中的短腿部分。所以外国的原料药一般都需要从中国或者印度进口,而中国的制剂却反过来要到欧美国家进口。"
中国医药企业,一直担当生产原料药为主的角色,而制剂创新方面却没有得到什么发展,最终形成了医药行业长短腿现象。国外一种原料药物可以达到10种以上的制剂,而在我国却只有3种左右。于明德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制剂创新的积累很薄弱。
过去我国制剂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优先发展有优势的原料部分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当时,我国的制剂技术落后,我们没有很多积累用于制剂创新,我们是有原料这方面的基础,所以先发展原料药。"
但是这也直接造成了我国现阶段制剂创新不足的境况。加上国际制剂技术发展得很快,现实存在的很多剂型,在教科书上不能找到,这就更进一步拉大我国在制剂药物方面与国际水平的距离。
想根本上解决制剂创新的困难,达到国际制剂技术水平,最重要是需要人才的力量。于明德认为人才的引进非常必要:过去我们在制剂技术上起步晚,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我们应该引进站在国际技术前沿的领军人物,带领国内原料药的发展。

- 相关报道
-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为提升全平易近活动安康程度发扬西医药作用 (2025-04-18)
- 山西新增“一氧化氮吸入医治”等5项医疗服务名目价钱 (2025-04-17)
- 湖北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职员医保付出资历治理施行细则(试行) (2025-04-17)
- 海南进一步规范充足药品挂网买卖推销和价钱危险治理 (2025-04-17)
- 印发财庭大夫签约根本服务包清单(试行)的关照 (2025-04-17)
- 国度西医药局:继续发扬西医治未病劣势 (2025-04-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18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质料的告示 (2025-04-15)
- 从情况卫生到安康治理 爱国卫生活动抖擞新活气 (2025-04-15)
- 深入医改成效显著:住民安康程度年夜幅进步 (2025-04-14)
- 数据任务组全面笼罩 各地亮出医保家底 (2025-04-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