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药品多次提价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
![]() |
由于中药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部分独家中药频频提价,但在整体药价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面对来自西药替代品的强劲竞争以及消费者对药价的高敏感度,这种提价行为能持续多久,需要独家药品生产商慎重思考。此次提价固然能够缓解药品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的势头,但也会对药品销售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多次提价将对保持药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中药材及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大部分中药产品的毛利率深度受压,药品提价的预期明显。但预期归预期,真正将提价付诸实施的也只有一些独家中药生产商。原因是,只有独家中药商在药品售价上拥有相对灵活的定价机制和更强的议价能力,对提价可能引发的销量下降冲击承受力也最强。相比独家中药商,更多普通中成药生产商则慎言涨价,而是选择加大力度压缩成本来换取毛利空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提价就是独家药品商度过成本上涨危机的“如意法宝”。衡量提价是否有效,要看提价之后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毛利率下降的势头。提价之后原有市场份额是否会受到削弱。
对于部分独家中药商而言,其产品生产严重依赖原材料,例如驴胶对于阿胶、天然麝香及牛黄对于片仔癀而言都是主要原料,药品一次提价之后,原材料供不应求的态势并不能得到缓解或改观。原因是,类似驴、牛、麝香鼠等动物的养殖需要周期,中药而有些原料长期的趋势就是供不应求,例如我国每年牛黄需求量约5吨,但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因此产品可能因成本倒逼不得不连续提价,以充分传导成本压力。
连续提价之后很可能对药品销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云南白药此前大幅提高白药膏的价格导致零售市场受到明显冲击;同时,药品提价之后虽能够在短期刺激业绩增长,但并不意味着依靠一再提价就能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相反公司的盈利前景可能会因此承担较大的风险。
目前在基本药物定价机制中,独家药品以及中药饮片一直享有单独定价权,但发改委近期多次强调降药价,如果独家中药的价格上涨过快,很容易引发政府对独家中药的价格进行调控。业内人士表示,此前由于基本药物报销比例较高,中药社保需要出更多的钱,发改委计划对独家品种、原研药、首仿药、仿制药要拉开价差分级定价不容易实现,化学药优质优价、中成药单独定价有可能被取消。
为了主动应对成本危机,避免被动受政策调控,即使是独家药品生产商,也应该要通过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压缩成本等方式来拓展毛利空间,一再提价只是权宜之计,主动压缩成本才是长期发展之策。

- 相关报道
-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为提升全平易近活动安康程度发扬西医药作用 (2025-04-18)
- 山西新增“一氧化氮吸入医治”等5项医疗服务名目价钱 (2025-04-17)
- 湖北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职员医保付出资历治理施行细则(试行) (2025-04-17)
- 海南进一步规范充足药品挂网买卖推销和价钱危险治理 (2025-04-17)
- 印发财庭大夫签约根本服务包清单(试行)的关照 (2025-04-17)
- 国度西医药局:继续发扬西医治未病劣势 (2025-04-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18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质料的告示 (2025-04-15)
- 从情况卫生到安康治理 爱国卫生活动抖擞新活气 (2025-04-15)
- 深入医改成效显著:住民安康程度年夜幅进步 (2025-04-14)
- 数据任务组全面笼罩 各地亮出医保家底 (2025-04-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