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2010年中药各商品出口特点抢先看

2010年中药各商品出口特点抢先看

  回顾2010年,我国中药出口额整体呈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4%。其中,出口额19.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78%;进口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1%。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退,全球市场对中国医药产品需求回暖,我国医药外贸加快了增长步伐,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回归理念也为我国中药出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2010年中成药贸易持续出现逆差

 

  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5%;进口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持续出口逆差,2010年逆差额增势加大。 2010年,中国出口中成药到1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出口下降较大的国家为贝宁、俄罗斯和韩国。2010年中成药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德国、中国香港和日本,其中,德国和日本进口增幅分别达到52%和52%。

 

  在我国中成药出口市场中,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仍是主要出口市场,三地占我国中成药出口的57%左右。香港是我国中成药出口最集中的地区,出口比例高达41.7%,金额为8049万美元,同比增长19.53%左右。主要原因有:一是香港本地对中成药的消费需求旺盛;二是部分香港客商在美欧等国设有分公司,香港已成为中成药对全球出口的中转站。

 

  我国保健品进出口剧增,美越印出口额增幅最大

 

  从海关获得数据可知,2010年我国保健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进口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3%。出口国家和地区有98个,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国家为美国、越南和印尼;出口下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沙特和中国香港。

 

  作为我国出口主要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占我国保健品出口6成以上。然而,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对日本出口的增势放缓,主要由于日本对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要求较严,使企业在研制生产方面投入资金较多,收益并不大。


  据资料显示,日本整个健康食品的发展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年以来,日本健康食品的市场总量呈现逐步递减态势,预计在2012年前,该市场都将是逐步放缓的发展过程,整个市场的恢复要到2013年。2010年,我国对日本保健品的出口额为3050万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59%,受日本保健品市场消费不振、定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我国对日本鲜蜂王浆和鲜蜂王浆粉的出口同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我国对北美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出口继续保持增势。

 

  而2010年,中国保健品出口以鱼油、肌醇、海藻和蜂王浆类产品为主,主要出口省市为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其中,山东、上海和广东等地出口增幅较大,安徽和青海地区保健品出口下降较大。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仍是保健品出口的主力军,两者占中国保健品出口的89.56%。
 
  全年中药材价格大幅增长 中药饮片出口增长

 

  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国中药材价格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全国市场上537种常用中药材中有84%价格上涨,其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以太子参的涨幅最为明显,全年涨幅达到353%;党参涨幅高达162%;三七涨幅达68%。其他中药品种如虫草、当归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由于国内中药材价格上涨,带动了中药材饮片出口增长了25.9%,出口金额为5.09亿美元,出口平均价同比增长13.4%。部分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但这些价格暴涨的药材成交量普遍出现了30%-40%的萎缩。

 

  中药材大幅涨价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从2010年年初开始,我国西南地区先后经历了干旱、洪水、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直接导致中药材供应减少。第二,中药材的需求不断扩张。第三,游资炒作促使中药材价格非理性增长。在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下,游资从楼市撤出的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这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中药材市场,囤积居奇,直接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

 

  提取物出口延续涨势

 

  据资料显示,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并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植物提取物各月度出口基本平稳,出口额保持在6500万美元上下,说明国际上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依然旺盛。

 

  植物提取物的出口产品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是天然色素类产品。从单一品种方面,甜菊提取物的出口金额增势明显,出口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3家是以甜菊提取物出口为主。另外,辣椒红色素以及叶黄素等食品用色素也是近年来出口增长的热点品种。


  不置可否,植物提取物产业具有一定的集群效应,各个省市的植物提取物产业各具特色。比如,山东省以生产食品添加剂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而浙江、上海以生产药用及保健品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以出口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省份,出口额都有大幅度增加,例如山东和江西,甜菊提取物出口增幅较大,云南香精香料的出口增幅也比较明显。以出口药用及保健品用植物提取物的省市,出口则有小幅下降,例如浙江和北京。

 

  去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和美国,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但出口增幅一直处于疲软之势,均低于10%。最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市场,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主的欧盟国家,2010年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增幅超过60%,产品大多用于植物药以及食品补充剂。各国生产保健品、食品以及天然健康产品都需要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而且用量很大。尤其面对欧盟草药注册指令的到期,国内多数中药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以药品形式的注册,因此,对欧盟出口中药提取物是一条出路。

 

  2010年我国对欧盟植提产品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5%,远高于我国植提产品出口的平均增幅。但还应该注意到,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我国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需不断提高,产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