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谁来唤醒廉价经典药的重生

谁来唤醒廉价经典药的重生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当今年社会关系民生的重要话题,而一些廉价的经典药却似乎成了父辈们的美好回忆,近年来,在人大会议上多次提出了让脸颊经典药重新走进们的生活,然而要让廉价药获得重生,仅靠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据数据反映,全国12个城市的42家三甲医院内,短缺药品的数量高达342种,所短缺者,正是一些价廉物美的常用药、治疗特殊病和罕见病的药品。一些急救类廉价药的紧缺更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个六岁的儿童急等复方新诺明救命,医院和患者家属四处寻找,也买不到这种每支售价2元的特效药,最后还是借助网络的力量,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才解了燃眉之急。类似悲情的故事近年来虽多次上演,却依然未能出现转机。而医院指责厂家嫌利润薄不愿生产,厂家则抱怨医院嫌价格低不愿使用,仿佛谁都很无辜要让廉价经典药重生,有两条至关重要:


  一是改革畸形的定价机制,不宜让廉价经典药的成本和售价、价值和价格严重倒挂。药品定价有一个怪象,一些药品仅调整一两个无关紧要的成分,甚至改个剂型换下包装就能以新药名义申报高价,而一些廉价经典药的核准价格却数十年不能调整,又怎能怪厂家放弃生产呢?


  二是要保证进入使用环节的渠道畅通,而畅通的唯一办法,还是要给予适当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在廉价药经典药短缺的问题上,一味出于道德高压,批评厂家和医院不够“急公好义”显然无济于事,即使是貌似有力的行政干预,也往往只能取得一时之效。正如药品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所说,“这些药能否服务于民的关键在于‘医院用不用’、‘医生开不开’”。而众所周知,医生开什么药才算合适,事实上是很难监管的。


  另外,从情理上讲,廉价药既能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就能为各大医院所接纳。如果政府财力允许就此像对社区服务中心一样给予补贴,对公立医院扶持的力度加大,各大医院的公益性进一步增强,这样的前景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