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 医药行业并购重组任重道远 |
![]() |
此前,卫生部等三部委于去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行业整合方向以及调整组织结构的具体目标。对于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的现状和机会,有关机构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机会剖析专题》认为:政策性组合拳的出击,已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大整合的历史性机遇。医药公司的并购高潮不断,而“做强做大”是医药行业重组并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持久性主题。
目前,我国努力通过加大投入来壮大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生物制药的安全标准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逐步加大,这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政策性洗牌加速,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随着生物制药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公司将目光和精力投入到了这个领域,并开始进一步发掘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巨大潜力。
此外,由于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各新兴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物制药业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产生物药品的行业,其特点是高盈利、高增长。200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24.6%。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以及国家加快创新药品研发的步伐,可以预计未来生物制药业工业总产值将持续上涨。
另外,由于生物制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新产品的开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往往能给投资者带来巨额的利润。生物制药企业在创业阶段以创业投资资本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成熟,普通权益性资本开始增加,达到生产销售的规模经济以后,开始吸收债务性资金如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
针对生物制药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开发时间长的特点,通过收购可以节约开发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利用现成的科技人员和设备,缩短投资回收期,收购者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地位,如现成的行销网络,及其与当地客户及供应商多年以来建立的信用,使企业能马上在当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机遇巧合,最近几年,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为疫苗等产品带来火热销售的同时,也使得生物医药产业备受关注,各大创业投资机构纷纷盯紧该领域。2009年,创投对生物医药行业频频出手,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动作不断。接连的投资体现出创业投资机构青睐这个行业,看中了该领域潜在的成长性。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