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院工业用氧为何屡禁不止 令人深思

医院工业用氧为何屡禁不止 令人深思

   昨天,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在去年打击工业氧冒充医用氧专项检查中,共对2万5千多家用氧量大、自查存在问题多、群众反映集中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发现并查处了165家存在使用工业氧冒充医用氧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频频曝光,医院里的工业氧为何屡禁不止?


  从05年2月开始,郑州市几大集中供氧医院被曝用工业氧冒充医用氧。2006年6月,陕西省铜川市一位市民吸了34瓶冒充医用氧的工业氧后,因呼吸衰竭离开人世。2006年7月,《齐鲁晚报》报道,济南一家医院用工业氧给人治病。2010年4月,湖南省郴州市儿童医院被查出从2009年1月开始购进工业氧10000余瓶冒充医用氧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系副主任宋文质认为,“利益”是最有力的驱动,医院和氧气生产厂家互相勾结在一起才能形成,任何一个方面只要遵守有关的制度、有关的规定,我想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医院为了省钱把工业氧气用于医疗,氧气厂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也就向医院里面来倾销,工业制氧并不复杂,只要设备运行好的话就等于天天在造钱。


  此外,他还说到这个问题要解决是两头:第一医院使用者,第二是生产者,以北京为例,目前市场上一瓶合格的医用氧的价格为33元左右,而一瓶工业氧的价格则在18元左右,相差近一倍。违法的高利润使得一家家医院铤而走险。 价格差的背后,工业氧和医用氧有什么实质区别?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医学科副主任葛环昨天深夜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沈静文采访时表示,工业氧的杂质和有害气体会给呼吸系统带来伤害,造成病人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此外,葛环还说到,医用氧和工业氧纯度要求不一样,医用氧的纯度是99.5%以上,杂质只占0.5%,没有气味。工业氧执行的是工业用氧的标准,纯度是99.2%,这两个之间的差别,从吸氧这个环节来说倒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不太可能吸纯氧,一般的治疗也就是低浓度的氧,根据病人的情况,20%、30%,35%,40%,一般不会超过50%,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吸纯氧的。但是工业氧在生产的过程之中会有一些机械杂质或粉末等等,有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的润滑水倒在钢瓶里头,或者是在钢瓶内壁有一些锈腐还有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杂质对人体的呼吸道都是不健康的。


  葛环医生介绍,目前在大多数的大型医院,"集中供氧"的方式已经取代了分散的钢瓶供氧,因此,钢瓶时代可能发生的运输、存储风险已经大大降低。我们医院现在用的都是用的一些液氧,由氧气厂生产的医用的液态氧,有些送到我们的中心氧站,在使用的时候气化了变成氧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科室。 从液态的氧到达医院,到气态的氧进入病人的口鼻,整个过程都在医院的内部系统完成。因此,氧气厂与医院的对接成为了风险最大的环节。氧气厂商的良知和自律,往往决定了病人的生与死。


  实际上,我国在1995年就颁布了医用氧标准,从2000年开始就把医用氧列入药品进行管理,药监局手中的法律武器,不可谓不完备,为什么手起刀落,工业氧冒充医用氧的行为却屡禁不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系副主任宋文质分析,药监局围堵的是医院里工业氧的卖方;而要真正杜绝这笔暴利的交易,还要从买方也就是医院入手。首先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所来监督检查医院的氧气来自何方,我想这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通过这样一个渠道,就把使用者这个问题能够解决,通过两头监督检查的话,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杜绝。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