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上药集团向央企挑战成医药流通领域奇迹

上药集团向央企挑战成医药流通领域奇迹

  当上药董事长吕明方于今年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上药正式进军北京市场的时候,他无意中也创造了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的一个奇迹:地方企业首次向央企挑战。作为上药董事长的吕明方并不畏惧以北京为根据地的国药、华润两大央企。“市场上既然说我们是‘三国演义’,那我只好认同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此前由商务部主刀的《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给了上药这样的地方企业以机会。商务部的核心思想是,“对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给予政策支持,提高行业集中度”,而对于一直存在于流通领域的地域限制,政策显然是放开的。但在这样一场分食蛋糕的盛宴中,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方,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驾轻就熟的运作模式足以令它们成为集中度提高的主体。


  国药、上药、九州通作为国内前三强的医药流通企业,因为国有和民营的资本背景不同,路数也有所不同,此外,作为此仅次于国药集团2009年的营业额为650亿元,第二位上药集团2009年收入348亿元,九州通则为189.57亿元。国药集团是流通政策转变中的最大受益者。


  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医药流通市场的整合现象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基本药物政策和医保政策都倾向于引导医药流通市场走向集中配送的趋势。”“集中配送”正是基本药物配送的要求,也契合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药品消费大省河南省卫生厅曾做过统计,从省到终端卫生院,至多两级配送就能完全满足要求。


  国药在新乡的模式可以引为范本:承诺建立市级药品物流中心,承诺投资、重组本地配送企业,建立唯一的流通出口,承诺扶持、收购当地医药工业企业。国药控股2009年在港上市募得的87.3亿港元给了国药四处出击的底气。仅2010年,在省级层面,国药就与辽宁、河南、湖北、甘肃、重庆、山西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区域,正是国药集团过去的薄弱市场。这一切都让九州通望尘莫及,也让曾偏安一隅的上药产生严重的震动。因此,九州通加快了A股上市计划,并于去年11月在上交所挂牌;上药集团也将赴香港上市,并称融资额不低于国药控股。


  另外,大企业在争夺地盘的同时,流通质量的提高并不十分显著。首先,药品价格没能显著降低。以河南为例,在实施集中配送后的三个月,河南仍有8%~10%的药品零售价格高于市场价,一些中标药品价格没有实现降价15%的要求。这其中大量板子打在流通环节上。其次,最基层的药品配送仍然要依靠中小型企业。根据河南的实施细则,国药可以在各省辖市委托不超过6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转配送,但6家的数量难以满足实际要求。


  目前,看似集中化的药品配送通道,实际却如建筑分包般的支离破碎,各个中小转配送商都可能发生问题。这是目前医药流通企业走向集约所遭遇的最大问题。而从地方起步的上药深知稳扎稳打的必要性,2010年底宣布进入北京市场之时,吕明方与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明确表示:“要将松江模式带到北京来。”“松江模式”即上药自己组织生产一部分药品,其余正常配送,颇有当年同仁堂“前店后厂”的意味,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国药也意识到了集中配送中无法完全规避流通溢价,因此在四处“战略合作”时,均明确提出收购当地制药企业。“松江模式”或渐成主流。宏观政策上,国家也正在试图降低集中配送时的溢价。主管医药流通的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一位负责人曾表示:“针对农村和边缘地区药品缺乏,商务部正申请一些财政的支持,以在县乡建立配送中心。”但他并未透露实际将投入的金额。在一级配送集中化的今天,更多的问题将出在二三级转配送商身上;压缩流通成本的愿望也正寄托于它们身上。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