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紧密结合传染病防控实践在“十一五”期间已初步建立具有举国体制特征的传染病科技支撑体系,并且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生一批产品,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据“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提供的信息披露,中国创新性艾滋病疫苗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申报2项(Ⅰ期、Ⅱ期)临床试验,取得可预防猴对抗病毒攻击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建成了3个疫苗评价平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同时,已建立适合中国国情且符合国际标准的全自动、高通量核酸血筛检测体系及多种HIV检测试剂盒。


  另外,就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治疗难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建立中国最大的症候研究数据库,筛选出20多个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采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观察逾万例病例。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等病死率。


  该专项对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大样本、系统全面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人群乙肝感染率已降至7.18%,5岁以下人群乙肝携带率降至1%以下;重型乙肝治疗方案进一步优化,新型难治性丙肝治疗方案使抗病毒治疗应答率较西方国家提高15%以上;成功研制出16种新型乙肝或丙肝诊断试剂,其中10种已获准上市,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主流试剂水平。


  中国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技术平台并开展病原谱监测研究,在流感大流行期间迅速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快速诊断方法,制备出10余万人份检测试剂,及时发往中国国内各网络实验室,并向周边国家与地区提供检测试剂,为中国及时发现确诊第一例传入病例奠定基础。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开展病毒学研究,已阐明中国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特征,为疫苗的及早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与此同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还研制出生物采样侦检车,该车具有生物采样、空气预警和快速检测等多种功能,其机动性好、功能配套,适合城市街道生物采样与生防侦检作业。同时,防治重大传染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方面,旨在覆盖2000万人群的示范区已创建传染病综合信息管理体系,打造出社区防治网。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