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打算在华重振业务的日企武田制药已入沪

打算在华重振业务的日企武田制药已入沪

  于3月25日,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下简称“武田”)在日本大阪宣布将在中国上海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从而加强在本地的管理基础架构,这一举动也意味着,武田在中国的业务中心也从北方制药业的中心?天津转移到了外资药企总部云集的上海。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药企开始把中国医药市场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对于进入中国快20年的武田来说,如此重视中国市场却是第一次。“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预计将在2015年上升至第二大市场,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医药市场之一。”


  2010年11月5日,中国合资方天津力生制药发布一则公告称,2010年11月4日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力生制药持有的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25%的股权转让给日本武田,转让价格为1.2亿元人民币。


  合资方这次“出卖”武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亏损,确保力生制药全体股东的利益。据记者了解,天津武田是由力生制药和日本武田双方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1日,1996年8月28日开业,运营了14年,由于武田业绩不佳,这一合资企业终于在2010年走向终点。

 

  另外,据了解,相比欧美企业来说,日本药企都早早地以合资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大冢、武田、第一三共等日本企业在华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来自大洋彼岸的欧美药企。


  针对这种现状,日本药企也有不少反思。“日本药企只是把中国分公司当作办事处来管理。”一位长期在日本企业工作的高管表示,“要想把业绩做好,总部必须给予中国分公司管理团队足够的权限和空间。”回购公司股份之后,天津武田成为了独资企业,不再因合资掣肘的武田把总部搬到了上海。 


  与此同时,据了解,在上海成立控股公司之后,武田在中国有2家公司,一家为武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另一家为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将在未来的市场开拓中担任不同职责。


  而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除了所拥有的天津药品制造厂之外,还拥有一支约250名销售人员的推广队伍。据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销售队伍的扩大,武田的业绩有望在中国医药市场获得大幅提升。其中最有潜力的品种就是艾可拓,该药物在全球的销售额高达40亿美元,位列全球糖尿病类药物榜首。

 

  武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平手晴彦表示:“武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肩负着对未来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可行性研究及贯彻执行,并拥有诸如行政管理、业务发展和现金与投资控制等职能。其中,现金与投资控制职能包括增加上述销售人员数量,加速新产品开发以及为天津工厂的生产设备升级换代等必要支出。”


  在华日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也开始认识到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性,准备重振在华业务,据武田工业株式会社亚洲总裁平手晴彦对外宣布获悉,“扩大在华业务是武田公司中长期发展方向的核心和至关重要的战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