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传统植物药指令或将“逼退”中药 文化来镀金

传统植物药指令或将“逼退”中药 文化来镀金

  根据最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我国的中药或将面临从欧盟药品市场“撤退”的危机。那么《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说《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可能会逼退中药在欧盟的市场?为保护公共健康,欧盟规定,所有的药品都需要获得授权,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传统植物药指令》就是适用于植物药注册的简易注册程序。指令于2004年3月31日生效,指令中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的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经审批同意后才能继续在欧盟市场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根据指令,植物药和中药生产商有7年的过渡时间来完成注册和申请。由于是简易注册程序,申请注册的植物药无需进行临床测试和安全测试,只需提供药品在使用中对患者无害的证明文献。但指令也规定,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


  《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让我国的中药企很忐忑。7年的申请欧盟市场过渡期即将结束,但我国的中药企业没有一家通过指令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健康和消费者政策委员约翰?达利在新闻公报中表示,“从2011年5月1日起,只有在欧盟注册和获得授权的医药产品能继续留在欧盟市场。”5月1日起,新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下简称指令)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这份指令,中国中药由于无一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在欧盟的注册程序,或将暂时退出欧盟药品市场。
 

  《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实施,面对中药或将推出欧盟市场的危机,我国中医药要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呢?文化是关键。用文化来为中医药镀金。这样才能扭转中医药市场的危机局面,并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其实,市场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巨大的欧盟市场正在丢失。市场危机必然会向文化层面传导,进而反作用于市场,形成对中医药产业和文化的双重打击。因此,对于欧盟市场,中药产业绝不能轻言放弃。要积极利用文化来为中医药产业镀金。我国的中药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要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播,以提升产业国际地位为宗旨。才能赢得欧盟市场,才能提升地位。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征途中荆棘遍布。目前中药并没有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但美国FDA对植物药的大门已经打开,而且越开越大,理念越来越新。从坚守单一化合物、单一控制点、单一治疗靶位,到接受“多组分、多化合物、多靶点、多效应”的植物药,到接受复方中药制剂的评审,认可“多味中药、数十个化合物、多效应、多个控制指标”的复方中药制剂,全球对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品的认识已是坚冰初融。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药“走出去”的最大障碍,所以中药产业界必须重视文化融合、善于沟通应变。一位曾在美国FDA工作的专家举例,“活血化瘀”这个中医药的常用词直译成英文,美国人根本不懂,但如果译成“增强血液流动动力、改变血液黏稠度”,美国人就恍然大悟。中医药事业犹如星星之火,从华裔聚集的东南亚地区,开始向北美、澳洲、欧洲等地区融入,从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Ⅱ期临床,到欧洲“许多当地人都把中医中药视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象征……逐渐开始信赖中医”,谁说中医药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的希望呢?


  文化融铸着国家的软实力。中医药正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国际化,对弘扬民族文化、造福全人类有着巨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与其理解为一条产业发展路径,不如解读成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要想在世界医药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就要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中医药文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未来的一段时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医药走向世界,文化建设亦是重中之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