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管办分开” 医疗机构营利也“公益” |
![]() |
医院营利与公益并不矛盾。任何组织,只要永续经营,就必须“赢利”,即“进”大于“出”,否则迟早都要关门。但是,不赞成医院直接赚患者的钱。买衣服、买鞋子可以自己选,但看病就医却选不了,因为这需要专业知识,不懂专业病了就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或者要不要开刀。所以,医疗产品一般不该由患者直接购买,用经济学术语讲,就是信息不对称,市场失效,必须借助懂得医药专业知识的“人”帮助监督。
那么,这个“人”应该是谁,是政府吗?专家认为,不能完全交给政府,因为政府只是用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国际经验表明,最适合的“人”是赢利性医疗保险机构,他们的“产品”就是“帮助参保人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是为自己利益而战。而对于官办的独家垄断性医保组织,参保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很多反对公立医疗机构赢利的人都要求政府加大对医院的直接投入,这实际上是逼医院将政府看成更重要的客户,也等于间接地降低了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对于医院的重要性。
从投资的角度讲,投资医院不赚钱,且不说谁愿意投资办医院,就是肯投资,没钱赚,剩余权又有多大价值、谁有兴趣花精力管理?最终是,效益好的医院员工待遇非常高,而效益差的医院的职工只好忍受不公平的待遇;好医院越来越“精英化”,差医院越来越“破落化”。这就是所谓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也是患者就医困难的原因之一。
专家认为,目前医改所提的“管办分开”很好,对解决“内部人控制”有一定作用,不足之处是如何分开不是很明朗,分开后各自的目标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专家的想法是,“管”的应该负责制度建设,目的是保障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办”的应该负责医疗机构的投资,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北京市准备成立“医院管理局”,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如此,好的医院才会“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差的医院就会逐渐萎缩,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总的来看,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就会减少,资源配置效率就会提高,最后患者的就医也不会那么困难。
去年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放宽了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准入,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将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享受和公立医疗机构一样的税收和价格政策,外资还可独资在我国开设医院。这很好,对公立医院改革也将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真的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则一定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即改变目前补供方的政策,将政府对医疗的投入直接补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再通过市场补给医院。

- 相关报道
-
- 医保服务更便捷!医疗保证畛域首项国度尺度宣布 (2025-08-11)
- 青海省全省上线“医保钱包”功效,医保服务继续降级 (2025-08-11)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