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三线索”导致医疗器械高价

“三线索”导致医疗器械高价

医疗器械行业有一个潜规则:附加值越高、价格越贵的产品越好卖。这正是医疗器械价格虚高集中在高档耗材上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款高值耗材从生产厂家出来到广州某家医院,要经过一级代理、华南大区代理、省级代理等多个层级。每一次转手至少有30%的利润。 广州某医院价格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其实医院并不希望医疗器械太贵。普通耗材不能单独收费,整个耗材项目医院实际是亏损的。

 
昨日从广东省物价部门获悉,广东作为全国医药价格改革和试验的试点省,正在酝酿出台医疗器械价格管理办法。广东将从价格监管入手,积极探索破解医疗机构高价医疗器械监管的困局。
 
 
天价耗材:医用耗材加权均价水涨船高,如心脏起搏器比增57.65%
 

“在目前的医疗费用构成中,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占较大的比例。”南京师范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医药价格协会副秘书长王国华介绍,由于部分医用耗材价格昂贵,导致患者和社会的医药费用负担沉重,助推了“看病贵”问题。 “现在的医疗价格体系是‘脑体倒挂’的。”广州某大医院的科室主任表示,从目前病人的医疗费用结构分析,药品和医疗器械都是大头,它们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百姓看病的花费。

 
2009年下半年,广东省物价局在省内开展了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价格专项调研,完成了《医用耗材价格研究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在一般综合性医院病人费用中,药品费平均约占45%?50%,医用耗材费用约占10%?13%,而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相关的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麻醉费、检查检验等费用不足五成。省物价局的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所调查的医疗机构使用心脏起搏器、管腔内支架补片的种类和数量比2007年明显增多。而在这两年中,医用耗材加权平均价格也

水涨船高,如心脏起搏器比上年增加57.65%;管腔内支架补片系统增加47.26%。

 
层层转包:医疗器械价格虚高,主要问题不在厂家的生产环节,而是流通环节

 
除了外资产品垄断的现状外,医疗器械层层转包的代理销售模式,是医疗器械价格高昂的关键所在。专家表示,影响医用耗材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购进价格、加价率和加价水平。根据目前政策,公立医院对低值易耗品及手术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不允许单独收费,实行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打包收费政策。允许单独收费的医用耗材实行差别差率,并设置最高加价限制。其中,单价1000元以下的医用耗材,允许10%的加价率。单价1000元以上的医用耗材,加价率为8%,最高加成800元。

 
显然,普通医用耗材最高10%的加价率,和高值医用耗材不到1000元的加价水平还不会导致“看病贵”。造成患者医疗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还是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本身偏高。 2004年,为了治理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乱象,卫生部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8省市进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工作,以期挤掉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分。试点的范围为普遍使用的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三大类产品。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2008年,卫生部首次亲自操刀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成功进行。


垄断销售:高值医用耗材,如植入心脏起搏器,目前还没有国内企业能够生产

 
医疗耗材价格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需要很大的研发和技术推广成本;另一方面,也和我国材料技术不过关,导致国外产品垄断有关。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医疗器械高级工程师陈玉芳有10年的从业经验,她说,医疗器械根据使用安全性分为三类,其中的低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技术含量较低。十多年前,经过大量国内资金进入,目前国产产品已经占据了50%?60%的市场。“比如注射器,国内就有300多家企业生产,经过近几年的企业竞争与行业整顿,尚有数十家生产企业,已经形成充分的竞争,价格并不算高。” “高值医用耗材,如植入心脏起搏器,目前还没有国内企业能够生产。虽说原料成本并不高,但因为技术垄断和专利控制,就能够卖很高的价格。”


“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不但有‘销售的垄断性’,也存在‘消费的被动性’。”王国华则指出,一方面,目前政府仅对医用耗材在医疗机构的终端价格进行了限制,医院的采购价仍实行市场自由定价。有些型号规格的产品甚至全球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自然希望得到高额的利润;另一方面,高值医用耗材往往技术含量较高,患者缺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只能是医生推荐什么用什么,处于被动消费状态。目前医院诊疗等服务价格偏低的现实,加上企业无孔不入的不正当竞争,部分医生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也乐于通过“过度治疗”方式以获得回扣。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