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药企整合加速前进 国有化或成“主道”

药企整合加速前进 国有化或成“主道”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药商业企业或将迎来一场整合热潮。挂靠于商务部下的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正在搜集整理相关业态分类、经营规模等行业信息,为下一步各种标准细则的出台提供参考依据,这些标准细则主要对医药商业企业的流通运行提出规范。


  流通费用过高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2009年的调研显示,中国有1.3万家医药商业企业。其中,以年经营规模10亿元起步,在1.3万家医药商企中,可以产生百强企业。“但达到50亿元的企业不超过20家,过百亿的更是不到10家。”一位医药商企人士介绍。


  据了解,年经营规模过百亿的商企主要有国药集团、上药集团、九州通、华润集团、南京医药、广药集团等。而过50亿元的商企大都为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中国的医药商业企业数量庞大,但集中度非常低。三家领头羊国药、上药、九州通的市场占有率相加,刚刚超出20%,即整个医药流通市场80%的份额,分布在中、小型医药商企手里。“相比之下,美国三大巨头控制着90%的市场份额。”凯雷医药投资总裁方敏介绍。


  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总体规模的统计是7000亿元,其中三家领头羊企业营业总额只有1400亿元。更能说明问题的在于,目前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的费用达7%,而美国、日本在1%到1.5%之间。流通费用率过高,但医药商企的平均利润率却太低,为1%左右,美国则是1.5%到2%之间,日本为1%到1.5%。


  医药商企人士在剖析1%利润率形成时表示,这主要是由逐级分销的格局造成的。比如某三甲医院招标药物配送商,各大医药商企应征,中标的商企总揽药物配送后,由于自身人手不够,就酌情将部分分包给二级经销商,一些‘有能力’的二级经销商,业务太多时也会再分包给三级经销商。


  “层层分包加重了流通中的费用,利润也会摊薄,只能靠数量赚钱。”一位医药商企人士说,众多的二、三级医药商企均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行业内给予这类小规模企业的描述是,“租个库房,买几辆车,雇几个人就是一个医药商企”。


  由于准入门槛低,小规模医药商企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遍地开花,也在近几年的医药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动中陆续倒闭。2009年新修订的《药品经营管理规范》对中小医药商企来说,就是一个生死坎,当时有3000多家小医药商企被“规范”掉了。


  杀伤力或许更大。


  5月11日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规范、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以及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在内的细则也将在下半年密集出台。据了解,目前各省控股的医药商企在3到4家左右,由于这些商企背景深厚,当地的三甲、大型医院的配送,都被他们独揽。知情人士称,各省商务部门对于当地的医药商企发展规划,肯定会作出一定扶持和限制,从而加速医药商企的整合。


  在该人士看来,各省扶持的很可能是国有控股的医药商企,而限制的或将是中小规模的民营医药商企。事实上,医药商企三大巨头国药、上药、九州通,早已经开始了大面积圈地整合。据国药控股人士介绍,今年和明年,每年都将拿出200个亿左右的资金进行医药市场整合,医药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