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超级电脑“沃森” 对话诊疗不是传说

超级电脑“沃森” 对话诊疗不是传说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说,鉴于“沃森”听得懂人类语言,可以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征、病史,迅速给出诊断提示和治疗意见。美联社采访人员见证了“沃森”如何诊病。研发人员向“沃森”逐一提供一名虚拟眼疾患者的情况,视力模糊、有关节炎家族病史、住在康涅狄格州、怀有身孕……“沃森”提出了不同诊断结果,包括葡萄膜炎、白塞氏病、莱姆关节炎等。据测算,它的诊断准确率达到73%。


  美联社21日援引参与“沃森”医疗系统研发的赫伯特-蔡斯医生的话报道:“莱姆关节炎患者中的确有人眼睛不好,但这并不常见。你蒙不了‘沃森’。”信息时代,全球医疗知识大约每两年增加一倍。蔡斯说:“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切。医生每天都会碰到无法解答的问题,即便你上网搜索,那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


  他眼下的工作是协助研发人员为“沃森”建立海量数据库,把各种非结构化医学资料、文献记录、门诊病历、缩写甚至博客链接等存储其中。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负责全球卫生保健业务的总经理丹-佩利诺说,未来“沃森”可在几个方面提供服务:医生携带一个便携通话装置,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云计算,在临床诊断时与“沃森”“会诊”;在癌症和其他疑难病症尖端研究中充当“智库”;随时提供备用方案。“想象一下,你一边走路一边通过iPad向‘沃森’提问,”蔡斯举例说,“就像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一样。”

 
  20多名专家自2007年开始共同研制“沃森”。它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始人之一托马斯-沃森的姓命名,由数十台服务器组成,每台服务器有4个8核中央处理器,内存超过15T字节。今年2月,美国著名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前译《危困》)连续三晚播出“沃森”与两名人类智力竞赛高手的智力对决。


  参赛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知模式的体现,人们搜集数据、进行分类、挑选有用信息、随后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沃森”需要先把人类语言转化成计算机语言,分析出答案后再以人类语言作答。它最终以绝对优势获胜,标志着人工智能研究迈出一大步。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说,“医生版沃森”上市还需要大约两年时间。鉴于“沃森”在人机大战中也犯过低级错误,要取得患者和医学界的信任,恐怕仍需时日。不过,有人认为,它可以先承担一些简单咨询服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