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广东狠查塑化剂 其可被排出勿“谈塑色变”

广东狠查塑化剂 其可被排出勿“谈塑色变”

  广东狠查塑化剂,塑化剂可被人体排出勿“谈塑色变”。截止5月31号,台湾卫生部门共查获含有有毒塑化剂成分的产品746项,包括浓缩果汁、运动饮料、保健食品、感冒糖浆和杀虫剂等。涉及216家厂商。其中大家最熟悉的饮料企业统一有四种饮料染毒。分别是统一芦荟汁,统一甘蔗汁,统一芭乐汁,统一金桔柠檬汁。其中有毒的统一芦荟汁还通过小贸易商流入到了福建、广东的一些市场。昨日,广东省食安办通报,东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4批原料和4批复合添加剂成品检出含有台湾有毒塑化剂。而这些有毒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流向广州、江门和东莞等地。这是大陆目前发现的第一起涉毒企业。
 

  生产饮料的厂家为了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口感更好,往往都会添加一种叫起云剂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但台湾的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将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危害人体健康的塑化剂。塑化剂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毒的化工用塑料软化剂,通常被作为沙发、汽车座椅及玩具的原料。塑化剂对婴幼儿的生殖系统有巨大的危害。

  
  全省开展塑化剂应急抽检

 
  连日来,广东省各级政府也全面展开清查检测行动。截至昨日下午,全省已下架台产问题饮料近2000瓶。全省:已开展塑化剂应急抽检。广东省食安委通报,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对辖区内饮料经营户进行重点清查,截至昨日下架封存产地为台湾的有关饮料496瓶(盒),无检验合格报告的台湾进口饮料1500瓶和食品添加剂10支。省工商局已全面加强对流通环节销售的台湾进口食品的监管,严格监督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要求添加起云剂的进口食品必须按照批次提供食品合格证明方可上市销售。据悉,省卫生厅和省质监局分别以复配型香精及色素、果汁、茶饮料、运动饮料等为重点,对市售产品开展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应急监测和监督抽检,目前相关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

 
  全市食品企业逐一检测

 
  广州市食安办昨日表示,今年3月开始的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动要求每周通报清查结果,清查塑化剂行动将实行每日一报。据悉,省食安办前天下午发出内部通知后,引起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曹鉴燎特别强调,一定要求司法部门提前介入,以避免清查行动后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曹鉴燎还明确指示:“不许捂盖子、不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明确依法追究非法商家法律责任时,也要做到实事求是。”此外,广州市质监局也加紧了对本地食品企业的检查,截至昨晚暂未发现使用有毒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此外,该局正在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逐一进行检测,一旦检出塑化剂非法添加情况,将立即依法处置,并追查产品流向。

 
  塑化剂大部分可被人体排出

 
  塑化剂风波出现后,不少市民“谈塑色变”。对此,董金狮表示,人体有自然代谢功能,塑化剂DEHP如果进入人体,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谢物会于24?48小时内由尿液或粪便排出,消费者可多饮水、多吃蔬果来排毒,不必太恐慌。广州一位医学专家也认为,塑化剂在塑料容器中的浓度较低,吸收状况还根据人体的差异决定,吸入量少对人体的影响也微小。
 

  食品专家直言不识塑化剂,应将塑化剂纳入常态检测。工业用料未被纳入食品常规检验。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永泉表示,塑化剂原本用于工业,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全世界的食品常规检验都无此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他也是最近看了报道才认识这种“毒剂”。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也表示,由于塑化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大陆同样不允许在食品中添加,大陆以前也没有对此展开过专项检查,也就没有发现过食品中非法加入塑化剂的案例。专家建议将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