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药品安全有保障 食品领域谁将是守护者

药品安全有保障 食品领域谁将是守护者

  药品怎么保证安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列为今年的重点提案调研选题。本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的带领下,由提案人代表和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赴北京、河北的多家药厂及药品批发企业深入调研。为了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国家专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局。

  
   5年前发生的“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让药监部门警醒。因为,这些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并没有按要求进行自控、检查,使得GMP认证形同虚设。同时,也让药监部门和“国药准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欣弗”事件发生后,药监局副司长许嘉齐坦诚表示要查处药监系统内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经其认证合格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药监部门认真总结实践教训,探索对药品进行全程监管的手段和办法。

 
  如果说,药监部门是药品质量的“把关人”,那么,这个“关”,不仅包括药品生产、销售、流通以及使用后的各个环节,还包括生产过程中进货、检验、生产出厂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任何一个“关口”把不住,都会出现问题。我国每年申请批准的新药有1万多种,药监部门怎样才能把这么多种药品,从生产、销售、流通到使用的各个“关口”都把好呢?

   
  全国政协调研组了解到,自从发生“齐二药”、“欣弗”事件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大胆创新,以信息网络为支撑,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实行了电子监管。使我国药品电子监管,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从2007年10月起,实现了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从生产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至配送至医疗机构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第二步,从2008年11月1日起,实现了对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高风险药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电子监管。

   
  第三步,从2011年4月1日起,参加招标的和已中标的基本药物将全部实行电子监管。

   
  为了让群众用药放心,还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查询服务监管网。也就是说,药监部门找到了“电子监管”这种对药品进行“跟踪检查”的好办法。到5月10日,有2624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343家经营企业,进入了药品电子监管网,入网品种已有47521个(按批准文号统计),平均每天网上核注核销的监管码为5331万个。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追溯制度。


  采访人员随同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这个拥有50多年光荣历史的民族制药企业,在2010年投资389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子监管操作系统,对56条生产线和粉针、水针、片剂、胶囊等126个文号的基本药物,于2月28日全部实现了电子监管运行。

   
  河北神威药业是中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中药注射液、软胶囊、颗粒剂等系列产品。他们从2008年开始对中药注射液产品实施电子监管码管理。从今年4月1日起对所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全都实施电子监管。

   
  采访人员注意到,电子监管确实可以实现从药品生产到流通的全程监控,从而降低问题药品流入消费者手中的风险。经过调研政协委员们提出,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靠行政命令来监管药品的办法,缺乏法制保障,要尽快变行政监管为立法监管。要实现“无缝监管”,还要把医疗机构纳入电子监管系统。特别是在体制问题上,药品监管应该实行统一的垂直的管理体系。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