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德国疫情趋缓压力仍在 反思危机处理机制

德国疫情趋缓压力仍在 反思危机处理机制

  最新的统计显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传播趋于缓和,但卫生部长丹尼尔?巴尔表示,“眼下不能排除今后出现更多死亡病例的可能性”。近几周来,因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元凶”虽找到,医院却并未减轻压力。对众多德国医院而言,数千人仍未摆脱病菌感染困扰,数百人仍在重症监护病房,抗疫治疫正处巅峰,人手告急,设备告急,血浆告急。同时,德国“毒芽菜”致35人死亡,疫情波及16个国家。


  德国卫生部长警告 肠疫致死人数或上升

 
  德国卫生部长丹尼尔?巴尔12日警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致死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不能排除死亡人数上升的可能性,尽管这样说令人不快,”巴尔表示,“新增感染病例持续下降,显示前景令人乐观。不过,不能排除出现更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例的可能性。”德国官方疾病防治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2日确认,疫情迄今致死35人,新增感染率持续降低;死者中34人来自德国,另外1人来自瑞典,曾在德国旅行。


  德国疫情现状:“元凶”虽找到,医院却并未减轻压力


  德国大肠杆菌疫情致肾短缺,8000人等待肾移植:由于众多患者因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造成肾损伤,需要接受肾移植手术,这可能会造成德国肾移植手术供体短缺。与此同时,德国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告诫消费者,为防种子带菌导致感染,在家自行培育的芽苗菜也要忌生吃。迄今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患者中约有100人肾脏严重受损,需要接受肾脏移植或长期接受透析治疗,这可能造成用于移植的捐献肾脏短缺。


  医护无休:范赛德维茨是德国汉堡市阿斯克雷皮斯医院的血液专科大夫。半个多月来,他每周七天、每天16小时至18小时高强度工作,仍然无法应对不断涌入医院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患者。“出现一种新疾病,专科医生由头至尾观察疫情变化尤为重要,”刚做完一场血浆置换术的范赛德维茨说。这场血浆置换术耗时5小时,对象只是一名患者。


  民众献血:之所以首选血浆置换术、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疗法,是因为不同于多数病菌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遭抗生素杀伤之际可能释放毒素,堵塞毛细血管,诱发溶血性尿毒症。血浆置换术相对保守,原理是把血液引出体外,分离过滤特定有毒物质,补充一定新鲜血浆后回流患者体内。对重症患者而言,标准治疗法是每天一次血浆置换术,持续3天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需要多个疗程治疗才能康复。除设备短缺,血浆供给同样不容乐观。


  保洁突击:多数患者症状集中为腹泻和腹绞痛,部分患者出现一些可能导致肾脏衰竭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医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一方面要24小时监护随时可能肾衰竭的重症患者,另一方面要一对一盯防式处理所有患者的排泄物。一些参与抗疫的德国医生说,这次疫情中,厕所卫生似乎是控制疫情传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医生护士没有休息,医院清洁工是重要突击队,马不停蹄地在卫生间处理患者排泄物,只要有人如厕完毕,须立即彻底消毒所有厕具。


  德国舆论反思疾病预防和危机处理机制


  随着疫情变得缓和,德国舆论开始反思疾病预防和危机处理机制。在联邦政府层面,德国有4个卫生管理机构;16个州政府也都设有卫生主管部门,再加上市级卫生机构众多,当疫情来临时,相关机构很难及时有效地协调处理。议会消费者事务委员会主席汉斯-迈克尔-歌德曼建议,德国疾病控制中心、危害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局应合并成一个部门,以提高应对效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