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药材价格疯涨不停 与行业危机“无关”

中药材价格疯涨不停 与行业危机“无关”

  日前,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药材迎来第六次涨价,同时,中成药企业生产步履维艰的呼声也甚嚣尘上。通观该行业的艰难和危机,中药材频频涨价并不是行业危机的主因。中药协会发布的5月份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537种中药材共有84%涨价,涨幅在5%至180%;537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371种单月升价占总量的69%;位于21%-50%涨幅段的品种数量最多占40%;涨幅在181%-300%及以上的则有16个。


  中药频频涨价原因,看法各有区别,不外乎市场需求加大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天气灾害、游资炒作等。由此,引发了下游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危机。危机表现在,一是,由于原材料价高,很多小药厂拿不到原材料,正在停产,且该趋势在扩大;二是受困于基本药物价格限制,很多企业产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颁布之际,药企都想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两年后,没有进入的企业没有太大压力,反而是,进入企业现在考虑是否继续生产。价格倒挂严重,一旦生产即亏本,很多企业只有停产。

   
  同时,原料涨价及基本药物目录中难以平衡的企业,不乏诸多上市公司的身影,其中还有上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此外,由于原材料成本问题,那些医药市场延伸的药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表面看来,中药材价格频频上涨是“罪魁祸首”。但是,中药材价格上涨是正常现象,中成药生产企业必须重视两个问题。( www.)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问题,其背后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也包括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中成药生产企业而言,应从传统企业转向现代企业。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趋势,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低要素价格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原材料上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推进。

   
  其次,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这是普遍问题,并且,将延续相当长时间。银根缩紧形势下,民间资本也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投资,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的企业。所以,中成药企业走出困境方式只有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真正解决高成本问题,还得依靠联合上中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一是收购与合资合作,二是以商品为纽带,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

   
  另一方面,要加强研发、创新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这是当务之急。中成药相对于化学药、生物制品,更适合于治疗慢性疾病,适宜未病保健和病后调理,在养生保健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需长期坚持服药的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的疗效优势。

   
  事实上,低水平重复生产不注重研发或没有创新意识,一直以来是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的真实现状。在1000多家中药生产销售企业中,很多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且质量不可控。与此同时,洋中药却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这直接导致,我国中成药出口与洋中药进口连续三年出现贸易逆差。还有,中成药的知识产权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