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系列政策将密集出台或解中药涨价危机

系列政策将密集出台或解中药涨价危机

  近期,据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中药材价格整体依旧呈现上升势头,今年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今年一季度以来,中药材价格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到400%,其中野生中药材因为资源量持续减少,涨势更为凶猛。

  
  关于中药材涨价的一组报道,引起高层关注。国务院主要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发改委、卫生部尽快就材料内容进行调研并拿出解决方案。据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近期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和中药协会拟共同组成调研组,赴药材产区、药材市场和中药企业开展调研。据了解,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中药产业的调控政策。与此同时,中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也渐渐浮出水面。


  此外,中药材的价格飞速上涨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据业内人士透露,年内将密集出台一批关于中药材产业的政策,包括常用中药材的国家收储方案、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以及中药材溯源制度。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从2009年开始,国内中药材行情已经历四轮暴涨。而上涨的原因可归结为五点:一是行情长期在低谷徘徊,生产萎缩;二是野生药材开采过度,资源枯竭加剧;三是落后的贸易流通体系难以支撑市场快速发展需要;四是整体物价水平提升;五是“游资”囤积炒作。


  针对上述现象,吴刚指出,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生产供应困境,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统筹管理,加强落实执行;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合理规划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三、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系,加强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四、加快相关标准的制订;五、对常用中药材进行国家储备;六、合理调节中药材出口量;七、提高中药材资源的利用率;八、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环节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九、建立合理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十、建立原料与成药的价格联动机制。


  另外,商务部秩序司药品流通处处长王胜利也说道,未来国家将建立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按照国家应急和战略储备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做好流通环节实物和资金的储备。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他还表示,建立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可以有效地引导市场,为市场提供信息服务。中药材的储备,不能仅储备西药和中成药,原料也要储备;一旦发现疫情,如果原料供应不上,或者中药材价格异常,中央和地方都无法保障防控。这项工作今年就要完成。


  除此之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出台一个重要的中药产业政策《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该政策将从临床用药需求和中药产业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支持治疗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


  而关于这一点,苏钢强司长补充道,该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产出大品种,形成大市场。“十二五”期间,中药产业在主管部门、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下,将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布局,具体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以及中药材产业区域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