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产业 修炼“零”排放

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产业 修炼“零”排放

  我们不讳言资本有逐利的本性,但是作为社会公民,更有捍卫增长正义的使命,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医药企业,无不对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产业链有着一份自觉共识与行动。他们在自身转型中成为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务实要素之一。考量一家企业的创富本领,绝非单单以盈利能力为指向。企业在创富过程中,能否顾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早已毋庸置疑。


  目前,许多捍卫正义的百强药企挑起了社会公民的担子,将低碳环保灌注到每一块企业基石当中,竭力打造绿色产业链,在务实中既完成社会公民的使命,又修炼出别样的企业特质,而其财富还能得以不断累积。


  于人而言,相由心生;于企业而言,门户网站则是制药企业主张最直观的表达。捍卫正义的药企其门户上无一不悄然传递着企业公民及环境保护的心声。齐鲁制药的网页上这样标示: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紧随其后便是EHS理念,即环保(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三大理念。采访人员发现,齐鲁制药这些宏大的战略和理念,绝非只是其亮丽的“外衣”。

   
  齐鲁人将低碳、环保原则贯彻到产品立项、研发、工艺设计、原辅料选用、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制药着手实现“低碳、环保”的目标。齐鲁制药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低耗能、低污染的产品,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每年用于新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的投入就占销售收入的5%。

  
  我国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生产原料药需要消耗大量化工原料以及水、电等资源。为打破这一尴尬,早在2009年底,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白云山制药”)就与国际著名原料药供应商荷兰帝斯曼(DSM)签署了“酶催化法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中国医药企业联合打造中国医药绿色产业链行动的序幕。

   
  据采访人员了解,在确保产品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许多药企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也获得美誉。据了解,齐鲁制药近年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自1997年开始就投资建成当时国内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至今已累计投资4亿余元用于生产环境维护,仅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每年就高达4000万元。


  今年6月2日,海正制药企业迎来了近30名特殊客人,他们来自海正厂区附近11个社区,受邀参加海正的“公众媒体开放日”。其中一位居民还是人大代表,去过海正厂区10多次,这次在参观海正的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口时,他径直取了一量筒水品尝。“这水没有异味,就是有点咸。”这位人大代表认为,海正的环保正在变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