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药行业价格管制 医生通过卖药垄断利润

医药行业价格管制 医生通过卖药垄断利润

  如果没有价格管制,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将会尽可能实施差别定价。所谓差别定价,大致说来,指的是垄断性供应商在出售同样的产品(服务)时,对不同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现象,也称为价格歧视。这种定价方法在现实中相当普遍。


  差别定价的逻辑很简单,尽可能按照每个顾客的最高支付意愿(能力)制定价格,愿意支付高价的就索取高价,不愿意支付高价的就索取低价(只要超过成本就可以)。显然,对于商品或服务提供者来说,差别定价比统一定价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从社会角度看,在实施差别定价的情况下,垄断的效率损失会小一些,社会福利水平会更高一些。

   
  实施差别定价需要满足3个条件:首先是商品或服务提供者必须能够自己制定价格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差别定价只能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实施。其次,商品或服务提供者必须能够清楚地把消费者区分成不同的群体,并且不同群体的支付意愿不同,即其必须能够分清向谁索取高价,向谁只能索取低价。最后,这些商品或服务,购买者不能倒卖套利,即支付低价的顾客无法把低价买到的商品或服务倒卖给愿意支付高价的顾客。满足这3个条件,商品或服务供给者就能够实施差别定价,并从中谋取到更大的利润。

   
  在差别定价情况下,商品或服务供给者是按照买方的支付意愿而不是按照供给成本确定价格的。大致说来,支付意愿是和支付能力成正比的,即支付能力越高的人,支付意愿越高。只要拥有市场垄断地位,供给者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差别定价的方式来谋求最大利润,不管是营利性机构还是非营利性机构,皆是如此。政府的价格管制包括禁止差别定价类的价格管制措施,但往往只能改变差别定价的具体形式,却根本无法消除差别定价。

   
  看到这种定价方法,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医生如何判断患者的支付能力从而推断其支付意愿?事实上,医生这个职业很容易大致判断患者的支付能力。患者的穿着打扮和个人气质中往往包含着其支付能力的信息,当然医生也可以通过交谈来了解患者的支付能力,最直截了当的问法是:“你今天带了多少钱?”或者问:“你是公费还是自费?”

   
  因此,公立医院及其医生的行为模式包括收费模式,和这些传统社会的中医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是拥有垄断地位,总会千方百计谋求垄断收益。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机构可以是公立的,但是人却永远是私人。不管是在私人诊所还是在公立医院的医生,都是私人,他的服务能力都属于其私人所有,他提供的医疗服务都是其私人提供,他的偏好、信念和行为模式不会有本质性差异。唯一的差别是:在私人诊所,患者直接购买他的私人服务;在公立医院,患者间接购买他的私人服务。

  
  但是,一旦医生诊疗费受到管制,无法实现最优垄断定价,当然也无法实现医疗服务的差别定价,他就只能通过卖药来获取垄断利润,他就只能通过所处方药品的品种和数量的差异从而获取卖药利润的差异,来实现差别定价。事实上,给富裕患者处方高价药、给贫穷患者处方低价药,既是传统中医的通行做法,也是今天医生的通行做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