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长远看待GMP 实施起带头作用 |
![]() |
截至今年6月底,SFDA共受理新版药品GMP认证申请26件,其中8家企业的材料已经通过技术审评。“希望诸位制药工业百强的企业家们,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新版GMP,在其实施过程中起到带领作用。”
7月9日,在第六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安监司处长翁新愚阐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期望若干年以后,各位所在的企业不仅仅是中国的制药百强,还能晋升世界的制药百强。”
以WHO药物生产资格预认证项目为例,这个由世界卫生组织会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于2001年组建的项目,是WHO提供的一项旨在推动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与国际标准相符,用于治疗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药品的准入项目。其目的是用严格控制的高品质药品治疗在不同国家广泛分布的疾病。
翁新愚透露,每年联合国的相关机构都会通过该项目,采购大量的药物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制药企业可以自行向WHO申请,通过相关人员对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评估,对生产基地的GMP检查以及临床方面和生物等效性方面是否与WHO要求一致性的测试后,该产品和相应的生产基地将会收录到WHO资格预认证合格产品的列表中。
“截至6月24日,中国仅有7个品种进入项目中,而同为亚洲地区制药工业大国的印度则有249个品种在其中。”翁新愚略有不甘地说。采访人员了解到,就在今年3月,中国疫苗监管体系正式通过了WHO评估,使国内疫苗生产企业满足了向WHO提交特定产品预认证申请的先决条件。
采访人员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SFDA共受理新版药品GMP认证申请26件,检查了15家生产企业,其中8家企业的材料已经通过技术审评。“通过对这8家企业的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缺陷项目包括偏差处理、产品质量回顾分析、验证以及人员培训等。”翁新愚对比了美国FDA去年发出的9000多份GMP检查483表,其中居前三的缺陷项目依次是质量系统缺陷、缺乏对偏差情况的深入调查、缺乏及时的纠正偏差行为。
因此,他建议,企业实施药品新版GMP时要结合自身状况,高度重视软件建设,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切实肩负起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翁新愚提醒,在企业实施新版GMP改扩建并扩大产能方面,希望企业能综合考虑自身的品种状况、市场前景、企业远期规划等,不能盲目跟风扩大产能;同时还要放眼长远,加大研发投入。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