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基药制度 削弱基层还债能力

基药制度 削弱基层还债能力

  “新医改”正面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挑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期债务。这份题为《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联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通知》指出,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实施,“以药补医”机制逐步扭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问题凸显,已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

   
  卫生部全国卫生财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分别为55亿元和3.5亿元。那么,上述文件能否有效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并防止形成新的债务?

 
  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禄生认为,在“新医改”进程中,乡镇医院和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的负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债不足60亿,分布于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按《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只要下定决心,两年时间化解这些债务,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制度,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财政预算安排,这使其彻底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背着沉重的债务,难以正常、可持续运行。

   
  王禄生指出,此次《通知》提出:“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相关政策措施较为务实,具有可操作性,对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有积极影响。在他看来,上述文件列出了五个偿债渠道,但最关键的是第一条,即“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有偿还债务的动力?王禄生认为,《通知》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谁举债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承诺后补助”,“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应能调动基层政府化解债务的积极性,建立偿债的激励机制。

   
  同时,上述文件明确,中央政府将对地方政府化解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给予适当补助”。这意味着,中央将分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部分责任。具体执行中,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地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