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确保药品源头质量 细节出发是关键

确保药品源头质量 细节出发是关键

  检查药品生产企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开展稽查工作之前,执法人员应做好两项准备。一是提前掌握药品生产企业批准的药品目录,并将该目录打印出来。二是提前“充电”,重点学习检验方面的专业知识。执法人员要善于利用药品生产企业批准的药品目录,与该企业实际生产的药品进行比对,核查生产企业是否存在未经批准的品种或者擅自改变制剂规格等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验室要进行实地检查,重点抓住以下4个重点:一是核查仪器使用情况,尤其是仪器登记使用记录。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在使用后会自动留下文字、图象等记录。执法人员应核对药品目录中的检验仪器,若记录有出入,应该彻查违法行为:二是核查检验试剂使用情况。可以利用追溯的办法,反查检验试剂购进日期、数量、库存量等:三是核查对照品(药材)的使用与领取情况。在检查中要认真检查购进日期、数量、库存量等:四是核查检验原始记录。如果稽查中发现只有一张检验报告书,却没有原始检验记录支撑,就应当引起警觉,并一查到底。


  执法人员立即对该药品生产企业办公室和质检部作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该批药品的批检验原始记录。检查质检部的化验室也未发现千里光、决明子两种对照药材。核对台账及对照品发放记录,也无上述两种药材的记录。经调查取证,该企业没有购进和使用对照药材千里光、决明子,也没有对该批“千柏鼻炎片”成品进行检验。


  执法人员应仔细检查留样室中的留样品种与批次,核对检验报告书签发的批次是否一致,从而推敲药品生产、检验、出厂环节是否有问题。若在此环节出现疑点,应一查到底,直至弄清真相。


  在检查原料仓时,执法人员要仔细核查原料的来源渠道,留意原料标签,重点核查实物与票据是否相符,从而推敲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通过检查试剂、对照品等检验所需物品的购进票据,可以初步确定药品生产企业消耗检验物品的周期与数量,并与生产量进行比对。通过检查购进票据,也可以发现一些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