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安徽模式”因唯低价论饱受争议

“安徽模式”因唯低价论饱受争议

  据报道,此前“安徽模式”因“唯低价论”而饱受争议,在安徽省的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了很多让业界都难以想象的超低中标价,如复方丹参片(薄膜衣片)(120片/瓶)的中标价为2.99元等。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双信封”审评制度,即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评审。经济技术标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等指标进行评审,保证基药质量。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但由于前者设置太泛,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进入,导致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


  此外,据浙江医药行业协会对安徽基本药物招标的调研报告,安徽中标的863个品规,单价1元以下的占20.9%,5元以下的占66.9%,10元以下的占82%。这些“价格虚低”的药品,有的中标价甚至低到如果按药典标准生产,根本无法补偿原辅料及包装成本。


  不过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广东仍采取双信封制度。不同的是在经济技术指标上,引入“市场信誉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信誉度高的药厂更多的机会。


  “到底这些专家能够起多大作用很难讲,说不定到最后还是要杀价拼得你死我活。方案里还要求企业报价不得高于本企业该品种其他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均价,如果比安徽的价格还要低的话,中标的可能真的是超低价。”一位药厂的招标负责人说。


  之所以上海模式备受当地患者的支持,是因为上海基药招标中,有很多品牌药中标,而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非常高。不过广东模式显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另外,据从《2011年广东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公告》征求意见稿里看到,选择参加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较高质量层次品种在报名时须由生产企业界定供应全省医疗机构(含基层)还是仅供应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供应后者的较高质量层次品种,将与普通GMP药品进行层次分开评审;供应前者的较高质量层次品种视同为普通GMP层次品种,和众多同规格药物进行厮杀。


  广东一位医药负责人说道“所谓的较高质量层次的药品多是指外资药厂的原研药和本土药厂单独定价产品。上述政策意味着,这些好药要进广东,就必须作出选择:如果想进入基层医疗,就必须与一般产品企业在残酷的价格厮杀中被迫降价。否则就无缘这一正在高速发展的基层医疗市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