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流通集约化” 医疗改革治理方向

“医药流通集约化” 医疗改革治理方向

  “医药分开”已提出多年,是医疗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努力方向之一。“医药流通集约化”同样被确定为治理的一个方向,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也将其写进了导向日程。医药分开关乎药品终端和医疗终端的存属关系,这个话题争论了很久;改变由于依赖药品利润而忽视医疗服务的矛盾,从逻辑上看毫无疑问是合理的,但实施起来遇到了来自泛行政和医疗运营设计不匹配所带来的阻力。


  医药流通集约化有利于渠道成本和渠道监管,方向得到一致认同,可是,光凭借资本和行政的推动,有各地市场各自为政和地方保护,集约化进一步深入,不可避免地将遇到来自大企业自身运营管理能力和区域市场割据的阻力。

    
  从医疗体制改革关于药品终端和渠道流通两个平行的横向业态来看,“医药分开”和“医药流通集约化”面临的问题都不算小。但从纵向供应链角度看,两者其实是一个问题,是在一个链条上的药品终端和供应渠道的立体结构问题。犹如池水和输送渠道的关系,“池子”即公立医院药房,由于每一个池子都有输送选择的决策权,分散的小池子必然有理由存续更多的输送渠道。如果这些分散的小池子集中成一个大池子,输送选择权必然集中,输送渠道的集中化必然成为可能。

  
  没有公立医院药房终端集中化是不会有医药流通集中化的。没有集中化,集约化也无从谈起。在这样的逻辑下,目前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其一,公立医院药房能否连锁经营,形成集中化;其二,公立医院药房连锁经营是否解决了“医药分开”的问题。作为国有体制、卫生局属下的医疗机构,如果解决了内部结算方面的利益分配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清晰的;不仅如此,还将节省大量的药房管理成本。这种运营体制的设计不需要顶尖的运营管理专家,只要解决好泛行政协调问题,这就算不了一个课题。

   
  相对于医药流通渠道来说,医药零售终端就是根,“树根不动弹,你树梢瞎摇晃”是没有效果的。医药流通集约化应该从医药零售终端集约化开始。OTC连锁化优势已经清楚地预示着对OTC连锁供应的集约化,采购权的集中程度对供应机会集中程度的影响毋庸置疑。推动公立医院药房连锁化经营,是推动医药流通集约化的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阳光举措。

   
  医药分开的本质不在于药房开在哪里,也不在乎医疗机构内是否有药品,关键问题是,医疗机构是否需要关注药品销售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对医院院长来说,如果药品销售多寡和医院利益无关,院长抓医疗服务质量,抓医院品牌,打击黑处方就失去了主观上的阻力,并且可能诞生自觉、自治的动力;院长主观上想打击黑处方,方法比任何法制规定和社会舆论都要来得扎实、彻底而智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