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上海新医改 沈晓明的感受

上海新医改 沈晓明的感受

  专访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时,正值上海市新一轮医改方案刚刚公布不久。从2008年担任副市长,沈晓明经历了新一轮医改的头3年。作为一位从医疗卫生行业成长起来的副市长,沈晓明对医疗卫生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感受,对于上海启动新一轮医改,也有着自己的解读。

  
  浏览这次上海医改的整体方案,让人感觉有一条主线非常突出,那就是重构诊疗秩序。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点为突破口?在上海,看病难主要表现为在三级医院挂专家号难,同时,在二级以下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患者却门可罗雀。所以,如何把三级医院的病人搬到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是这次医改要重点做的工作。医疗联合体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设想到2015年前后,上海市的600家医疗机构组成12个-15个区域性的医疗联合体。

  
  在联合体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是怎样设计的?建立联合体之后,三级医院院长做联合体的总监,所有的行政管理都统一,钱也是统一管,所以这些医院绝对是利益共同体。在联合体内不管病人是上转还是下转,“肥水”都没有外流。有一个设想,联合体形成后,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统统都要关掉,都放到二级医院和社区去,三级医院只保留专科门诊。三级医院医生除每个礼拜要到二级医院和社区看几次门诊外,都在病房和做研究。这样的话,三级医院可以抽出时间来解决疑难危重疾病,医生的资源能够得以最大化利用,三级医院的质量才会提高。

  
  作为参与整个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决策者之一,您对医改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体会有两点:一是,医改一定要因地制宜。上海的情况和全国的情况很不一样。比如,现在为了释放需求,很多省、市都是提高百姓的就诊次数。但上海老百姓看病已经太多了,全国老百姓现在看病4.11次/年,上海城保参保市民11次/年,远远高于美国,已经有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迹象。我们不能再释放这种需求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